Skip to main content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前言:🧐打开一本书,开始一次思想探索之旅✈️

想事儿的人:20世纪西方思想家

  • 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独特性在于,既能“做事儿”,又会“想事儿”。
  • “思想家”:特别擅长想事儿的人,他们的思考与言说,既是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和理解,又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改变实践活动的逻辑和进程。

现代思想路线:由早期的“进步”的乐观主义态度到晚期的以反思和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现代性

清醒的现代人:

  1. 明白自己是谁
  2. 自己在做什么
  3. 以及为什么会这么做

实际上,熟悉只是知其然,而明白是知其所以然。海洋里的鱼最熟悉自己,但只有海洋学家,才真正明白鱼的生活。 真正认识自己、明白自己要如何与他人生活在一起,然后在希望和失望交织的时代建立起反思性的思维。

现代性的问题困境与危机

  • 韦伯——现代世界的基本特征理性化: 核心:理性化的现代世界将会瓦解传统社会的原则与规范,这将对个体的人生信仰以及公共社会的政治秩序形成严峻挑战 两个维度:
    1. 人生难题
    2. 社会困境
  • 尼采、弗洛伊德、萨特: 探讨人生难题的由来,以及如何应对人生难题
  • 鲍曼,波普尔,哈耶克,柏林,阿伦特,马尔库塞: 多个方面考察体现社会政治灾难的现代性危机 反思20世纪的教训
  • 罗尔斯,诺齐克,德沃金,沃尔泽,桑德尔,泰勒,哈贝马斯: 对当今世界的政治体制,社会秩序进行探讨 如何应对多元化,平等和自由,据此探讨自由主义。
  • 亨廷顿,福山: 全球化的挑战与希望

导论

01|思想的现实意义

思想内在于现实

思想观念是内在于社会现实的,观念是驱动实践行为的构成要素。

主流经济学提出的一个基本假设——“经济理性人”模型:

  1. 人是自利的,首要关切追求自己的利益
  2. 人是理性的,会理性计算成本与收益

这就很好解释了,购物行为是一种社会现实,其背后的一个思想逻辑就是“性价比最优”。

利益并不是物质性的

经济学理论中对于思想观念的假定和处理往往是有局限的,是不充分的。 所有追求利益的动机都不能从狭隘的物质利益角度来理解,而必须放在一个文化意义的结构中来把握。 例如:

  • “名牌消费”现象就不符合简单的“性价比最优”原则
  • 对象出轨,从单纯“物质”的意义看,其实也不损害你的利益
  • 如果离开对国家主权的某种特定理解,离开了这种思想观念,就无法解释“领土”这个核心利益

人类行为的复杂动机结构

思想观念是人的社会实践行动的驱动要素,遵循自己的信仰来生活是有价值的,是实现最大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离开了思想观念来讨论利益,就根本无从谈起。

  • 如果离开了春节对中国人的文化意义,离开了人们的孝敬与感恩等思想观念,你完全无从解释春运现象,解释其中的利益是什么,理性又是什么。

人对利益的认知有非常丰富的层次: 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层次:

  1.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
  2.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
  3. 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
  4. 尊重(Esteem)
  5.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这个思想观念,构成了利益要素,指导着人们行动。

02|现代和现代性

“现代”是一个概念群。

“现代”是一种新的时间意识

“现代”意味着对当下新颖性的敏感,是指一种新的时间意识,或者说历史观。 到了文艺复兴,特别是在启蒙时代和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循环历史观”被改变了。不再是简单的人们感知到的时间不断在循环,许多直接的自然经验都和人们的这种感受相吻合的情况,而是线性展开的——从过去、到现在,然后通向未来,时间成为一个有方向的矢量概念。

  1. 对于日新月异的生活,过去积累的经验就很可能是靠不住的,我们不能完全依靠传统习俗来引导生活,“当下的时代”,也就是“现代”,代表着一种对传统的否定甚至决裂的态度。
  2. 时间观念的转变,推动我们从“厚古薄今”转向“厚今薄古”,认为当下以及未来要比过去重要。在这种时间坐标中,社会是从低到高、从野蛮向文明、从落后到先进发展的,具有不断进步的可能性。这就形成了所谓“线性进步的历史观”。
  3. 和这种时间观念相呼应的是,“现代”意味着对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的肯定,人类从循环历史宿命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由的、有目的的创造者,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现代化”的过程与“现代性”的结果

  • 引发现代变革的动力:西方中世纪之后一系列重要的历史事件,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新大陆的发现、工业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等,而任何社会实践都与思想具有内在关联,激发现代变革主要的思想动力是理性的观念,确切地说是“启蒙理性主义”。
  • “古今之变”带来的后果:现代化的结果是西方形成了现代社会,出现了现代人。现代化带来了现代世界,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一些突出特点:
    • 在经济上,是现代工业、商业和城市的崛起
    • 在政治上,是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现代民主与宪政的发展
    • 在社会层面上,是人口大规模的流动,包括地域的流动和阶层的流动
    • 在思想文化方面,是理性主义获得主导地位,还有自由、平等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兴盛

03|古今之变:古代和现代到底哪里不一样

西方历史上最近的一次“古今之变”:从本质上话,就是从“自然”变成了“不自然”。 例如:

  1. 婚姻
  • 过去,人们认为婚姻的精神是责任,结婚是为了保护财产和家族延续,和爱情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有人说,爱情会败坏这种严肃的责任。
  • 今天我们都知道,婚姻里不能完全没有感情。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表示,资产阶级的婚姻在于稳定地保留财产和人口再生产。所以我们过去总说,结婚要门当户对。到了现代,虽然这些因素也很重要,但出现了一个新的、最关键的问题:我喜不喜欢,我愿不愿意。

事实上,“我喜欢”变得如此重要造成了两种局面:

  • 一方面包含着对个人的尊重,而对个人的尊重,则是个人解放的前提,是打破旧有等级体系的力量,是民主化的基础。这让我们处在解放的轻松与兴奋当中。
  • 另一方面,这种现象又会让我们困惑:无论多么伟大、崇高、优美的东西,现在只要一句“我不在乎”,好像就能否定它的价值。如果我们做出选择的最高基准是主观意愿的话,“选择”就成了孤证。除了“我的意愿”,不存在任何同等有力的旁证。选择变得脆弱、变得不稳定。这就导致我们可能自己都无法坚信自己的选择。这让又我们处在不确定的、没有把握的焦虑当中。 过去我们更重视事物内在的客观价值,主观意见不能轻易动摇这种客观价值。而现在,个人主观赋予的价值变得极其重要,有时甚至能压倒其它一切标准。
  1. 所有权

    两个孩子在一起玩,他们开始争抢一支笛子。如果要你来评断,你认为把笛子判给谁才算公正呢?你可能会说,这堆玩具的主人是谁,笛子就属于谁。

    • 但是如果让亚里士多德来评判,他会说,谁把笛子吹得更好听,笛子就应该属于谁。这个答案来自他的哲学观点。他相信存在一套自然秩序,在这套秩序中,“万物都有自己的目的”。笛子作为乐器存在的目的,就是奏出优美的音乐,所以谁能更好地实现笛子的目的,谁就应当成为笛子的主人。
    • 这就是“正义”--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确定的意义,我们应该依照这个意义行事,而这个意义是自然给定的,也就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所有人都相信一个共同的神话,我们就有了关于好坏对错的共同标准。但失去了共同神话,无论是上帝也好,传统也好,天道也好,我们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在价值与价值之间很难区分高低优劣,每一种价值都有自己的道理,彼此冲突的观念,常常谁也说服不了谁。
      • 共同的神话束缚了我们,却也让我们有了共同的准则
      • 摆脱这个神话之后,我们有了自由,却又陷入混乱和茫然之中
  2. 新秩序 春运作为一种“新传统”出现,是因为现代化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生产和组织方式。以前我们与熟人合作,但后来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方法,大量劳动力被汇聚起来集中生产,于是有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这并不是说客观世界从自然变成了不自然,而是说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改变了。 外在于人的自然秩序-->由人赋予的意义

古今之变的思想动力

推动古今之变的主要思想动力是“理性”的观念,更确切地说,是启蒙运动主张的理性主义。

  • 古代社会将理性与人类其它的能力处在比较平衡的相互联系之中。
  • 只有到了欧洲的启蒙时代,西方社会才把理性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理性成为划分“光明”与“黑暗”的决定性标准。

古今之变后的两个观念转变

  1. “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指的是人看待世界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人类从自然之中脱离出来,站在了自然世界的对面,形成了面对面的关系,而且人类处在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自然处在消极被动的客体位置
    • 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扩张,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商业利益
    • 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灾难
  2. “个人主义的转变”,指人看待自己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或者说人的“自我理解”的转变 个人从传统的、非常牢固的社群关系中脱离出来,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的个体。古代那种无法离开的所谓“血肉相连”的有机共同体是一个神话,只有你和你自己才是血肉相连的,人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脱离任何一个群体,进入别的群体。
  • 带来了个人自由,生活变得多样而丰富
  • 孤独感、漂泊感和乡愁

两大现代思想所面临的难题:个人生活的意义、社会生活的秩序

第一章 🎯现代思想的成年

04|路标 韦伯与现代思想的成年

韦伯:

  1. 不是一个象牙塔中远离大众的学究,而是一位广泛介入公共生活、面向社会和现实的学者。他是百年前德国最大的“公共知识分子”。
  2. 学术上的涉猎非常广泛,而且都卓有成就,被公认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韦伯的墓志铭:“我们将再也见不到他的同类,尘世的一切莫不如此。”--《浮士德》

看清理性化的世界

人真正的成年:

  1. 明白自己,对自己的过往有真正的理解
  2. 反思自己,能看透自己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成年的决定性标志就是开始自觉的自我反思:你不只是在过自己的生活,而且能够有意识地反观自省你的生活。

韦伯作为现代思想成年的标志,他完成了这两项任务:

  1. 看清现代 真正理解现代社会运作的底层机制 韦伯以“理性化”为核心,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理论,才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解释了现代社会的来龙去脉和运转机制
  2. 反思现代 指出现代性最深层的缺陷,是根植于现代化本身的问题,不会随着社会进步而消失,反而会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而越来越严重。而不是现代化曾经战胜过的那些问题,比如愚昧无知等。

反思理性化的后果

1917年11月7日,冬日的夜晚,韦伯在慕尼黑的一间艺术大厅的台上演讲,题目叫“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他出乎意料地说:认为科学是通向幸福之路,这是“天真的乐观主义”,只有书呆子才会相信。科学根本就无法回答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意义”这一类的问题。

  • 假如现在有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只要送到医院,我们就能用医学技术维持他的生命。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要不要去抢救这位病人呢?
    • 如果病人只能维持生命,但根本无法好转,又会耗费大量的金钱,拖垮他的家庭
    • 如果病人自己希望不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来抢救
    • 如果你知道病人在这种状况中非常痛苦 在这情况下,医生无法完美地做出选择。

韦伯认为,这是生命意义的问题,超出了科学的边界。科学永远无法回答:我们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值得”的,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生命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也许可以给出最优的“方案”,但永远无法教给我们一个最优的“选择”。 韦伯深刻把握了理性化对现代世界的塑造力量及其巨大成就,也敏锐地觉察到理性化造成的缺憾与弊端,涵盖了现代性问题中两个重要的维度:

  1. 在个体生活领域,理性化让现代人的心灵生活失去了对传统信仰的可靠倚傍,甚至会陷入精神危机
  2. 在公共生活层面,理性化倾向于将社会政治秩序蜕变为“现代的铁笼”,隐含着多种困境。

05|韦伯I-“世界的祛魅”

“世界的祛魅(disenchantment)”,字面的意思就是“世界被祛除了魅惑性、神秘性”,人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改变。韦伯揭示的“世界的祛魅”不带有好坏价值评判的色彩,这只是对客观事实的一个描述。

魅惑的古代世界

古代的神灵,意味着人和世界之间是可以建立起某种联系的,甚至是可以沟通和互动的。这些冥冥之中难以言说的神秘事物,让人类与整个宇宙紧密相连为一个整体,构成宇宙秩序(cosmos)。古代人从中确立了生存的意义,获得所谓“安身立命”的根据。

理性化与祛魅

祛魅其实分了两步,先针对迷信,再针对宗教:

  1. “宗教的理性化”:驱逐原始宗教中的各种巫术,用哲学理性来论证宗教的合理性,论证它的救赎意义。并没有瓦解宗教,反而使宗教获得了理性化的发展。
  2. 祛魅作为一种理性化的取向,要考问的是所有超验的、神秘的东西,这个逻辑链条一旦展开,是不会停止的,所以袪魅就转向了宗教本身,最后还是会挑战宗教的精神主导地位。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已经自公共领域隐没……--《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世界的祛魅或者说世俗化并不是说宗教消亡了、不存在了,而是说它不再是一种共同的默认的信仰,不再是人类寄托生命意义的默认选项。

清澈之后的荒凉

  • 祛魅的“梦醒时分”对许多人来说,在精神上是格外“荒凉”的,会让人茫然若失。信仰失去了以往神秘的根基,而理性主义的科学又不能为生命的意义提供新的根本依据
  • 世界的祛魅是现代的真相,你必须直面它

06|韦伯II-“诸神之争”

“诸神”并不是指多种神灵,而是指人们各自信奉的价值观。诸神之争就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就像是神灵之间的战争。 “诸神之争”是一场终极价值的战争,科学理性并没有获胜,科学理性发挥自己的作用有一个范围,是在事实判断的领域,而“诸神之争”的战场在这个领域之外。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 事实判断,就是你做的判断是在描述一个事实。比方说,“清华大学在北京”。事实判断回答的是这样一类问题:一个事物“实际上”是什么。 有一套客观标准去检测它,科学理性能让我们把握到高度的确定性
  • 价值判断,比方说,“清华大学应该搬到上海”,这就不是在说“实际”了,而是在说“应当”怎么样,在这种说法里,隐含着一种价值高低的取向。 价值判断是要分辨好坏对错、高低优劣,这也需要一套标准,但这套标准是依据的是个人形成的。

在古代,我们相信世界有一个统一秩序,即使这个秩序一般人说不明白,但是我们共同信奉着一个能够被找到的基本观念--就是说,终极答案是存在的。然而,在世界“祛魅”之后,就没有了什么神秘的终极答案。 科学的目标是求真,就是发现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事实真相。

  • 在西方传统的观念中,真善美是一个和谐整体,发现了事实真相,就能确立道德伦理的标准,由此分辨好坏对错,而且还能够确定美的本质,也就能鉴别美与丑。
  • 现代学术的发展表明,真善美是三种不同的人类理想,面对不同的问题,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真是一种事实判断,完全可以依靠科学研究来获得客观的判断标准。而善与美都属于“应然”领域的价值判断,科学对此很难有所作为,韦伯说过,善的事物不一定是美的,于是我们就进入了一个价值多元化的困境。

价值多元的困境

  • 价值多元提供的自由选择给我们带来了积极的一面
  • 但价值多元化之于个人精神和公共社会生活还有消极的一面
    1. 个人层面上,价值多元化增加了人的困惑和迷茫。 韦伯有一句名言:“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在价值多元化的处境中,我们好像有很多选择,但是我们又不知道哪个是“最好”的。 现在很多时候“我喜欢”变成了最重要的标准,但建立在“我喜欢”上的选择是脆弱的,个人意愿是一件善变的事,永远也不知道选得对不对,这种长期存在于内心的动摇和不确定感,几乎成了一种“时代的病症”。 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价值问题。韦伯引用托尔斯泰的话说,“科学与意义无关,因为对于我们唯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当做什么?我们应当如何生活?科学本身提供不了任何答案”。这就造成了一种“价值真空”状态。
    2. 在社会层面 公共生活中有许多激烈对立的议题,本质都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如何来寻求共识、弥合这些分歧?韦伯的看法是,分歧的根本原因如此深刻,许多冲突是无法化解的。这就是韦伯说的“诸神之间无穷无尽的斗争”:“对待生活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是互不相容的,因此它们之间的争斗,也是不会有结论的。”但是,半个世纪之后,同样来自德国的哲学家哈贝马斯否定了这一绝对性。

韦伯告诉我们,坦然面对这种困境,与此共存,这也是智性成熟的标志。

07|韦伯III-工具理性会带来的问题🚩

“祛魅”和“诸神之争”,描述的都是现代性“破”的一面;下面是现代性“立”的一面。 在现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价值取向,但是我们也有高度一致的地方:钱。正如韦伯同时代的社会学家齐美尔有一个比喻:金钱有一点像😍上帝,上帝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每个人都可以用上帝的名义做自己的事情。 对此,韦伯将人类的理性分成两种不同类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 工具理性是做什么的?它的作用是找到做事最有效的的手段。工具理性的关键就在于“计算”:针对确定的目标,计算成本和收益,不关心目的,只关心达成目的的手段是不是最优的。 工具理性的计算就是一种事实判断,因为成本和收益基本上是一个事实。有客观公认的标准,所以可以普遍化,成为一种通用逻辑。
  • 价值理性又是什么呢?它考虑的不是手段,而是目的,决定要不要去做这件事。 价值理性的权衡是一种价值判断,虽然你也在用理性思考和权衡,但其中有许多主观的因素,因此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公认的标准,是多元化的,所以在现代社会难以普遍化。

显然👁,价值理性的权衡要比做工具理性的计算困难得多,结果就是,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工具理性大行其道,压倒了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塑造的社会制度

工具理性的不断扩张,我们高度重视理性计算、永无止境地追求高效率💢。韦伯认为,这导致了一个显著的后果--社会制度的官僚化:不仅是在政府,而且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学校、军队、公司……官僚制这种组织形式占据了重要地位。 官僚制最典型的体现是行政管理系统,不仅用在政府公务员体制,只要有管理需求的地方,成熟的管理体制都是🔼官僚制。它的特点就是有一个等级严密的上下级结构关系,整个系统有明确的分工,每个职位都有一套严格的任务清单,每个人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规则行事。 虽然我们经常因为官僚制度的效率低下、办事拖沓、不通情达理、繁文缛节,而批评官僚主义,但这不是官僚制的必然结果。对个人来说,这可能僵硬、机械,但个人体验和全局效益不同,有时个人体验不佳恰恰是系统追求高效🔧的结果。 一个理想的🧬官僚系统规则合理,纪律严明,人尽其责,照章办事;系统运转精确、稳定,具有很高的可预测性,效率高,执行力极强。

  • 一战之前,德军参谋部敢于做出严密的计划,底气就是德国统一之后建立的一套完整的官僚制度,就像一台庞大而精密的机器🕹,可以控制整个国家的行政体系和工业体系,一切为军事活动服务。有这种执行力,如此高精度的军事计划才有实现的可能性,这就是官僚制的强大能力。
    1. 这种强大能力源自官僚制的基本特征,“非个人化”(impersonal),也就是“对事不对人”。为了追求效率📈,人被简化成一些指标,和任务无关的个人因素则忽略不计。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此一来,无法被计算的复杂个人,就变成了可以计算的数据✍。
    2. 对外,官僚制对个人化的因素完全漠不关心,对具体的个人而言可能冷酷无情,但就整个系统来说,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个案,实现效率最优化。如果反过来,这个系统耐心细致考虑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到💗体贴入微,整个系统就需要投入更大的资源,甚至无法运转陷入瘫痪。
    3. 对内,官僚制的自我组织同样遵循“非个人化”的原则:原则上,安排一个职位,只看这个人能不能行使这个职位的功能,这有一个明显的好处:排斥任人唯亲,倾向任人唯贤,倡导绩效制(meritocracy)。这样能够从大规模人群中相对快速、有效地选出需要的人才。因此,官僚制的普及扩展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人才的利用率,也推动了公平竞争,成为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一个动力。

片面的理性化

韦伯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既能够看到现代性的强大力量,又能敏锐地指出其中的深层问题:工具理性发展太够壮大,压倒、淹没了价值理性。社会的理性化发展,变成了工具理性的单方面扩张,理性化变成了不平衡的“片面的理性化”。在实践中,对手段的追求压倒🤏了对目的的追求。

  • 比如,对于“人生目标”这种大问题,太沉重也太困难了,于是我们犯了拖延症,把目标问题不断向后推,先去加强工具和手段,转到工具理性的逻辑上来。
  • 就像现在流行说:先实现“财务自由”,再去追求“诗和远方”。😈但在实现财务自由的漫长过程中,我们关心的都是成本收益计算、效率最大化这些问题。结果是,这个漫长的过程会反过来塑造我们自身,最后我们变得只会赚钱😋。赚钱这件事,本来是手段,但我们为了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优手段花费了太多的时间精力,陷入太深,以至于忽视了,甚至放弃了最初的目标💀。

➡为什么现代人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但是对金钱的态度又很一致? 并不是因为现代人都是拜金主义者,而是因为按照工具理性的逻辑,金钱就是一个最通用的工具。 齐美尔说“金钱有一点像上帝”,但齐美尔还有一句话:“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在这座桥上,我们真的能找到安身立命的感觉,找到生命的意义感吗❓

08|韦伯IV-“现代的铁笼”🔒

“现代的铁笼”与官僚制密不可分,

  • 官僚制的阴暗面:“非个人化”在赋予一家公司强大的执行力和效率的同时,也让组织内部变得机械坚硬、冷酷无情,宛若机器。
  • 现代社会也好似一条流水线,社会中的每一个部门,从政府到企业到学校,都是这个自我循环的流水线上的一环。社会呈现出机器的属性,人则被“非人化”,被看作是机器的零件🔩。 这种倾向成为现代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韦伯形象地把这个特征概括为“铁笼”。

铁笼是禁锢也是庇护

  • 韦伯说:“专家没有灵魂。”人类作为“万物的灵长”,生命和灵性发展的需求被忽视和淹没了。 铁笼有两个最大的弊端:

    1. 造就了一种片面的社会文化 现代的社会文化讲求事实、重视计算、追求效率,这是最典型的工具理性逻辑,它本身没有错,问题是这种逻辑太强大了,在几乎所有的问题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有些问题,在根本上是这种逻辑无法解决的。例如,假冒伪劣现象,表面上看,一个与诚信道德有关的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罚款”❌。但这背后隐藏的逻辑是“用功利得失解决道德问题”,本质上,它把道德问题变成了利益计算。按照这个逻辑,只要能找到办法规避惩罚、提高收益,人还是会选择违背道德,永远是治标不治本,有时能解决问题,有时却会让问题更严重📉。
    2. 造就了片面的社会关系: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逐渐变成了一种商业的“供求关系” 比如说“人力资源”,“人”怎么会是一种“资源”?现在我们常说要“自我发展”,但是我们是为了什么要追求“自我发展”呢?
    • 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其中潜藏着这样一层意思:人变成了某种商品,在“买家”面前互相竞争。“自我发展”被替换成了“提升自己作为商品的价值”,所以就有“人才市场”。

    现代社会强调个性、自由🎸,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那么多机会去提高真正的自主性,去发展自由而丰富的精神和人格,因为有一个摆在眼前的迫切任务:满足社会机器对一个零件的要求。我们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一个合格、优质的零件🔩,这就是“铁笼”的比喻中蕴含的深意。

  • 庇护 没有这个铁笼,就没有现代优越的物质条件,以及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文明。铁笼固然冷酷无情,但它让整个社会高效地运转,在大范围内解决了困扰人类数千年的问题:贫困、匮乏、奴役、疾病等。 铁笼是冷酷的,想要彻底打碎这个铁笼无疑是一种天真。如果找不到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打碎铁笼只会让我们陷入更糟糕的境地。

韦伯思想的启示

一百年前“我们的同代人”--韦伯,既触及了个人心灵的危机,也揭示了社会政治的困境。 韦伯不是要提倡悲观,而是要破除悲观主义,悲观主义恰恰是盲目乐观主义造成的,那种悲观就隐藏在对现代化和理性化的盲目乐观之中:我们曾经相信理性可以无所不知,科学可以无所不能,这种盲目的乐观被现实打碎之后引发出的那种极度悲观才是我们要警惕的⚠。破除悲观,获得清明,达到从容。 这一切,毫无疑问地,乃是我们的历史处境的一项既成事实,无法逭避,而只要我们忠于自己,亦无从摆脱。--《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第二章 💊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精神迷茫、情感困惑、丧文化、虚无感等,这些现象背后存在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或者“信仰危机”。

09|路标-“精神危机”

  • 人生信仰很重要,但人究竟为什么需要信仰来生活❓ 生活中确立一个具体的目标并不难,但是如果进一步追问这个具体目标的意义,就需要一个更大的目标来回答。如果一直追问下去,最终就会遇到终极关怀的问题❗:生活到底是为了什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 终极关怀追寻的是所有答案背后的根本答案。回应终极关怀的依据,就是所谓“人生信仰”或者“人生理想”。所以,我们需要信仰来支撑生活的根本意义。 我们平时可以🤪忽略这个终极关怀的问题,假装解决了信仰问题,但是人在精神层面上总会面对两个根本性的人生难题:

    • 一个是死亡💀 伊壁鸠鲁觉得,无论如何,死亡不会是人的现实经验。这似乎就消解了死亡的问题。 但是这是不太可靠,虽然活着的时候,死亡不是我们现实的生命经验,但人是有意识的存在,具有关于死亡的意识。每个人都终有一死,但人的意识中又存在“永恒”这个概念,这会让人对于死亡感到深刻的悲凉,感到一种无可弥补的缺憾。所以我们会哀悼逝者,也会为自己最终的死亡而忧虑或恐惧
    • 一个是贪欲🤤 人在身体意义上是一个生物性的存在,具有类似动物的欲望。我们在道德意识中有“崇高”这个概念,但我们时而会被动物性的欲望左右,难以自拔。

    怎么应对这两大难题呢❓

    1. 依靠信仰,最典型的是宗教信仰
    信仰的意义在于实现生命的🚀超越,让你超越死亡达到永生,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让你超越卑微达到崇高,从而战胜欲望的羞耻。
    1. 终极性的人生理想都具有类似的超越性
    把自己短暂的生命贡献给了一个无限的崇高事业,你的人生就获得一个永恒的高度,超越了死亡。同样这种信仰也鼓励你追求崇高的道德,做一个高尚的人,也就超越了你卑下的私利。
  • 在现代社会确立信仰为什么要比在传统社会更为困难,这么做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信仰是因为其真实可靠才会被人信奉❓还是因为人们信奉才被认为是真实可靠的❓在“真实”与“信奉”之间,存在一道裂痕。

    • 宗教信仰,在许多传统社会,信奉宗教是一个默认的选择,因为宗教在观念和社会实践中都被广泛接受,宗教代表着神圣和正道。
    • 古今之变以后,宗教信仰遭到了理性主义的挑战。现代人在接受一种信仰之前,要求先确认这个信仰是真实、可靠可信的。

    信仰对人生的意义越是重大,论证信仰是真理的要求就越是强烈🔥。而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接受信仰需要做出价值判断,它不具有客观的理性基础,带来了难以担负的论证负担,所以在信仰与真理之间存在一个逻辑断裂。 克尔凯郭尔为这个问题纠结了一生,唯有“纵身一跃”,才有可能越过这道鸿沟,结果是抵达拯救的彼岸还是跌入虚空的深渊☣,无人知晓。

10|尼采I-“上帝死了”

西方思想史“头号危险人物”--尼采,他的最恶名昭彰的粉丝是希特勒 尼采自己说过:“总有一天,我的名字将会和某种可怕的记忆连在一起。因为我不是人,我是炸药,我是真理之身。但是我的真理是可怕的,因为迄今为止的所有真理都是谎言”。

叛逆的尼采

从小就不断否定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比如祖上七代都是牧师,但他却反基督教;从小他身边最亲近的人都是女性,但他表现出非常敌视女性的态度;曾经是极为出色的学院派学者,后来却完全背离了学院派道路等等。 尼采知道自己的思想超越了时代,曾说“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是死后才出生的”。而韦伯曾说自己最重视两位前辈,一位是卡尔•马克思,另一位就是尼采。

可怕的宣言:“上帝死了!”

实际上,尼采在宣告“上帝死了”之后,下一句话就是“是我们杀死了上帝!”他说:“这个世界上最神圣、最万能的上帝,现在已经倒在我们的刀下”。 尼采是反基督教,但他知道,“上帝死了”,后果很严重🌩。 基督教信仰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道德基础和人生意义的寄托,意义极其重大。正因为如此,这种信仰本该是真诚的🙏,容不得作假。但他却发现:人们对上帝的信仰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基于一种“虚假的信念”。 尼采为什么会说“是我们杀死了上帝”? 作者认为,虽然尼采以反基督教著称,但他对耶稣本身并没有敌意。只是他认为,耶稣不是要直接“救赎人类”,而是告诉人们“应该怎么生活”。但耶稣的门徒却把经念歪了,不仅没有好好实践“怎样生活”,还搞出一套复杂高深的教义理论,这是一套虚假的思想。

  • 尼采的真实意思是,人们用虚假的教义去理解救世主的启示,最终让这个信仰变得不可信,是人杀死了上帝。

虚假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顾名思义,就是“在实体之上”。尼采概括说,形而上学有三大信念:

  1. 相信在感知的表象世界背后有一个更真实的本质世界
  2. 相信这个混乱的世界实际上是有目的的
  3. 相信这个纷乱多样的世界背后有一种统一性

尼采认为,所谓更真实的、有目的的、有统一性的本质世界根本不存在,这就是形而上学的编造。 为了抚慰我们脆弱的心灵,我们编造了东西,虚假思想虽然能带来安慰,但最终会带来恶果。

  • 比如说,尼采认为人为了生命的欲望奋力拼搏是一种生命的本能。为了缓解痛苦与自卑感,基督教就造出了禁欲主义,宣称禁欲是高尚的。于是,有的人信奉它,来躲避自己的自卑感。但尼采认为,生命欲望是真实的,也是正当的。即使因为挫折而痛苦,我们也应当直面它们,这就是诚实的英雄主义。但如果我们按照禁欲主义的说法,用否定生命欲望去逃避痛苦,就只会陷入自欺欺人的虚假人生。

尼采的洞见:如果我们相信虚假思想,就是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不可靠的事物上面。当它们和生命本能冲突,我们就会怀疑这些虚假思想,最后人陷入虚无当中。所以在尼采看来,虚无主义不是来源于现代思想,而是那些古老的🤓看上去高尚典雅、充满确定感的形而上学才是虚无主义的真正根源。

11|尼米II-“超人学说”

“超人学说”:人们失去了绝对可靠的信念,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困境。但如果能直面虚无主义的真相,那就不会陷入绝望,反而会激发出一种积极的创造力量 如果形而上学的思想是虚假的,那什么是真实的呢❔人类精神处境的真相是一片虚无,那人面对虚无该怎么办呢❔ 尼采给出的答案是:“超人”掌握的生命本身的强健力量🥊,是人唯一拥有的真实的东西,也是人战胜虚无的武器。 尼采思想的三大命题:

  1. 人生虚无 人生本来没有什么意义,所有意义都是人为制造或者赋予的。 尼采喜欢一希腊神话,说人间:
  • 最好🌟的事情就是你没有生出来
  • 第二好的事情就是你生下来以后快快地死掉
  • 最糟糕的就是你继续活着

尼采的意思是说,人生并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真理或者意义等你去探索和发现。这本来就是一种幻觉,如果你带着这种幻觉去探索,那么你注定会幻灭,然后你会感到悲观。但是,如果你从来就不相信这种幻觉,也就无所谓悲观了👍。 在希腊神话中,阿波罗代表一种理性的精神⚔酒神狄奥尼索斯注重生命本能的创造力,带有否定理性的反叛精神。这两种精神之间的张力与平衡,能够焕发出一种生机勃勃的创造性。

  1. 理论虚假🌈 形而上学当中的所谓世界的目的性、统一性和表象之后有一个本质,这些“理论文化”掩盖了“生命本身虚无”的真相,让人陷入一种幻觉,在幻觉中获得虚假的安慰。
  2. 生命强健🥋 尼采决意要揭露这种虚假,他的《偶像的黄昏》的副标题是“或怎样用铁锤从事哲学思考”。尼采要用批判的铁锤把以前理论文化创造的意义、目的、统一性和绝对性全部砸碎,让人成为真正无依无靠、无牵无挂、一无所有的人,直面虚无主义的绝境。 到此,人还有一样东西,就是人的生命力。我们要从消极的虚无主义转向积极的虚无主义:
  • 消极的虚无主义 面对虚无的真相,陷入悲观和绝望 但是虚无这个真相并不直接导致消极,从虚无到消极,有一个必经的中间🔗环节--虚幻的信念:认为在世界的表象背后还存在绝对的本质,并且认为人生必须依靠这个绝对的本质才能找到价值和意义。
  • 积极的虚无主义--“成为你自己” 从来就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本质或者真理,人生的意义也并不依赖于它,认识到世界本无意义,这恰恰带来了创造的自由。所有的价值都是人主观创造出来的,生命活动的标志就是能够自己确立价值,这是生命本身的力量。
    • 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就是要一次又一次地把这块巨石推上山顶,但这件事永远也不可能完成,这象征着人生的困境,一切都是徒劳。 他还可以选择感到沮丧绝望,放弃,让这件事变成最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勇敢无畏地、去推动这块巨石。这样一来,这件事就不再是无意义的💯。西西弗斯用自己的选择创造出了意义,用无尽⛓的斗争精神去对抗虚无。所以加缪写道:“登上顶峰的斗争本身足以充实人的心灵。应该设想,西西弗斯是幸福的。”

奴隶道德与主人道德

尼采说,人类的高贵在于自身有决定价值的能力,不需要别人同意🦯,他懂得自己给事物以荣耀。每个人都是西西弗斯,面对虚无的人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尼采将其形容为:

  1. 奴隶道德 放弃自己生命的激情,用虚假的思想来约束自己、安慰自己,把人生希望寄托在虚妄的观念之中。
  2. 主人道德 放弃一切幻觉,直面虚无和荒谬,像西西弗斯那样用生命的激情去自我创造,做一个勇敢、荒谬的英雄。

对大多数人来说后者太困难,尼采呼唤一种新的人类--“超人”

超人能够在上帝死后,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用自己的生命意志去创造,追求自身生命力量的增长和完满,最终确立和实现自己的生命意义

超人与普通人的差距,↔相当于人与猿猴的差距。猿猴对于人来说就是一个玩笑,或者是一个痛苦的羞辱。人对于超人来说也是如此。

尼采的学说会不会也是一种虚假的观念?如果我相信尼采的说法,不也是把自己的生命希望寄托在别人的理论之上吗?对此,尼采的《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为我们留下了警告:

你们说相信扎拉图斯特拉,但扎拉图斯特拉算什么?你们说是我的信徒,但所有的信徒又算得了什么?你们没有探索自己,却发现了我……现在我要你们丢开我去发现自己,只有当你们全部否定我的时候,我才会回到你们身边。

告诉我们不应该相信任何人包括尼采本人写下的教条,而是去探索自己的生命。 尼采的虚无主义是

  • 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人生是虚无的,理论文化也是虚假的。
  • 又是一个好消息 虚无的真相留出了最自由的空间,我们可以积极面对,用生命本身的力量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超人”

💣尼采用积极的虚无主义代替了消极的虚无主义,但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我们凭借什么创造,自我创造是否有一个评判标准来判断创造的好与坏?

12|尼采III-“人生本无真相”

后真相的时代🔍

“后真相”的例子:

  1. 全球化
  • 硅谷的程序员说,全球化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 失业的重工业区的就业者说,全球化是推动了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可是制造业却衰退了,这可是国家的立身之本,他们认为全球化损害了国家经济的基础。
  1. 人工堕胎
  • 有的宗教信徒说,人工堕胎就是杀人,扼杀了一个本来能成为人的生命
  • 反对的一方可能会说,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之前甚至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生物,更别说是人了。堕胎就是一个怀有身孕的人自主地对待自己的身体

这些例子当中产生分歧的地方其实不是观点,双方不是对同样的事实真相抱有不同观点,而是看到的真相本身就不同。

尼采早已看到了这件事的本质:客观的事实真相可能根本不存在--“视角主义”:

  • 在《超善恶》序言中,尼采写道:“视角(perspective)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条件。”
  • 在他的遗稿“札记”中,尼采还留下了一句著名的断言“没有事实,只有阐释。”

视角决定事实

  • 传统的认知模式:

    1. 人到什么声音,取决于人类耳朵的构造。如蝙蝠能够听到超高频的超声波,鲸鱼能够听到超低频的次声波
    2. 苏东坡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提假定:认为存在一个客观的真相或者真理。我们不断去认识、理解这个真相,再把它表达出来,只要不断向前推进,就可以逼近这个真相,最终完全认识和掌握它。

  • 尼采的视角主义 视角主义不是说不同的视角会对同一个客观真相得出不同的主观认知,而是要说根本就不存在一个客观真相。人不是“看到”真相,而是“制造”了真相。

    比方说:一堆“木头”,在人登场之前,它只是一团混沌,甚至名字都没有。然后人出现了,把它当作“食物”……燃料、建筑材料、食物,都是人制造出来的真相。

还存在客观性吗

视角主义怎么解释那些公认的客观真相或真理呢?比如冬天比夏天冷,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北京在上海北边。 尼采会说,根据视角主义的观点,因为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具有共同的视角,得出了一致的解释,这种“客观性”不过是一种合理的错觉。其实客观事实会随着“共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说在过去,月食的真相就是天狗吃月亮。但现在,月食的真相是,太空中月球运行到了地球的影子里。对月食这件事,过去的共同视角是一种神话的视角。而现在是一种天文学的视角。

视角制造真相在自然科学领域还不太显著,但它在人类社会里就非常明显。

  • 《日出•印象》的作者莫奈就是著名的印象派画家,现在的事实就是,印象派是一个著名的艺术流派。
  • 但这个词刚刚出现的时候其实是用来嘲讽那些画家的,说他们画画都画不清楚。印象派这个词的事实真相,贬低他人➡一个艺术流派的名字。
  • “客观”只是一种错觉。但很重要,因为我们需要一些稳定的事实认知,很多人类活动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正常展开。

  • 但很多事情并不存在一个普遍的共同视角,也就找不到一个共同的真相。于是,人与人之间的分歧越来越深,甚至会出现整个社会的意见分裂--“后真相”现象。 但尼采的视角主义中还蕴藏着另一种可能性:恰恰是因为明白了每个人的视角都只是视角之一,我们自己眼中的真相并不是绝对的真相。了解到不同视角中有着不同的真相,不是要让我们去和他人划清界限,而是邀请我们对更多的视角保持开放的态度,去倾听、理解和学习它们。

    尼采在《道德的谱系》中写道:我们越是运用更多的眼睛、不同的眼睛去观察同一个东西,我们对这个东西的“概念”就越“完整”,我们也能越“客观”。

视角主义教给我们的,不是分裂的必然,而是谦逊的必要。一个人的视角并不是天生固定的,而是在自身经历中形成的。我们应该试着去改变自己的视角,超越自己的视角去理解他人,寻找让不同视角互相理解、融合出共同视角的可能性。理论勾勒了某种灰暗的前景,不意味着我们只能心灰意冷;它也恰恰给了我们改变这个前景的机会。

13|弗洛伊德I-“理性人”的死亡💀

尼采去世八年之后,世界上才有了第一次专门讨论尼采的研讨会。而这次会议的组织者就是弗洛伊德。

勘探精神结构的黑暗区域

与尼采一样,弗洛伊德也有“造反”🔪的倾向,反叛西方主流的理性主义传统。尼采颠覆了对上帝的信仰;弗洛伊德颠覆了对于人的理解,颠覆的关键是“人的理性”。

启蒙主义继承古希腊罗马的思想传统,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而弗洛伊德宣告了“理性人的死亡”

弗洛伊德的职业是一名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这个职业的主要任务是治疗人的精神疾病,所研究的对象就是患有精神疾病的这个特殊群体😋。然而弗洛伊德认为在精神意义上,没有人是绝对健康的,正常与不正常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且,精神上的病人和正常人的心理结构其实是相同的。因此,通过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就能够发现人类普遍的心理结构,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弗洛伊德发现人类心理结构中存在一个黑暗地带--“无意识”,是人们无法在意识中觉察到的区域。他认为无意识支配着我们的思考和行动,但我们却觉察不到。

人的精神结构就像一座冰山,人能意识到的只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在水面之下还有巨大的一部分,这就是无意识。

以科学的名义

科学理论与胡思乱想有一个根本区别,就是科学理论有🔑事实证据的支撑。弗洛伊德的证据,就是他的病人。通过对无意识的发现,他最终发展出一套复杂而系统的“精神分析学说”,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人格结构三元说:

  1. 本我 “最根本的我”,是人格的最底层。这里就是“无意识”的领域,主要是人本能的原始欲望。这些与生俱来的欲望要寻求即刻🚀的满足,不论是非对错,只要满足了欲望就会很快乐。
  2. 自我 这就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自己。自我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有理性,会正视社会现实,重视常识和规则。它能够感受到本我的欲望,但自我会用理性来甄别本我的要求。
  3. 超我 超越自我的那一部分,是理想化人格。它是在人与“道德”的接触和理解中形成的,那些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道德权威内在化成心灵的一部分,最终就形成了这个理想人格。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超我就像是那个天使;我们的实际行动常常达不到天使的标准,超我就会通过内疚感和罪恶感🔞来影响我们的心理和行动。

弗洛伊德说,本我和自我的关系,有点像马和骑手。马是强劲的驱动力,而骑手需要驾驭这股力量。骑手能够正常指挥马的时候,人的精神状况就很健康。但如果这种关系出了问题,骑手反而被马拖着走,走上了自己不想去的路途,这就偏离了正常的精神状况。如果这种偏离严重而且持久,就成了人们说的精神疾病。

14|弗洛伊德II-精神分析学说是否科学

在心理学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走向了衰落。

弗洛伊德的原创性

实际上,柏拉图就曾经把人的灵魂结构分成理性、激情和欲望;再往后有休谟,他曾说过“理性不过是激情的奴隶”;叔本华把人的意志看作是一种难以察觉的“盲目的驱动力”;尼采提出的“权力意志”就是在宣言生命冲动的力量。

  • 弗洛伊德并不是发现无意识本能的第一人🔱,但他综合前人的思想,以科学的名义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心理结构理论。和过去的人性理论相比,精神分析学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系统性和科学性。

  • 实际上,从科学规范的角度对弗洛伊德的质疑和批评,自这个学说创立开始就如影随形。

    1. 首先就是对病例治疗效果的质疑 如果说别的疗法疗效平庸,那么精神分析疗法可能还阻碍了病人的康复。
    2. 接下来更是直指理论本身 科学理论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叫作“可证伪性”,“可证伪”,就是有可能被经验证据证明是错误的。一个科学理论需要直面不符合理论的事实❌,直面对自身不利的证据。如果能解释一切,这就成了伪科学,伪科学就是永远能够自圆其说。 精神分析学就有一种怎么样都能自圆其说的倾向📎。它有一套复杂的概念体系,能够避免所有可能的反例,把所有案例都解释成符合自己理论的证据。

    比如,它有一个概念叫“反向形成”。

    • 如果有一个儿子亲近母亲、仇视父亲,弗洛伊德会说,这就证明了我说的“恋母情结”
    • 但是如果相反,发现有一个儿子并不仇视父亲,还和父亲很亲近,弗洛伊德会说,这是“恋母情结”的反向形成,把无意识中对父亲的仇视转化成了亲近的行为。
    • 这不就是怎么都能自圆其说吗?所以有人批评道,从科学的角度看,弗洛伊德理论不是正确的,也不是错误的。它甚至根本不是科学,因为你没办法验证它的对错,它只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
    • 也有人为精神分析学说辩护,说这种理论并不是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它是对人性的一种阐释理论。比如柏拉图就提出了自己的人性理论,这类理论本来就不需要接受实证的检验。🧐但是这种辩护并不恰当,因为弗洛伊德当初就是以科学的名义提出的自己的精神分析学说,如果不去证明他的科学性,那么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与前人提出的理论并无二致。

    于是在心理学这门科学的内部,精神分析学走向了衰落。弗洛伊德的学说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活动的阐释,作为一种哲学或者文化理论,至今仍然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

欲望不再令人羞耻

弗洛伊德更重要的遗产其实是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改造。对于人的理解的核心不再是理性,而是欲望,至少也是欲望与理性的不断冲突。

  • 艺术领域 当代的文学、电影、绘画和音乐作品中,本能欲望成为一个突出的主题。欲望被看作是不可否认、不可抹杀的生命驱动力。欲望不再是可耻的,它是正当的,甚至是值得赞美的,是充满生命力的真实人性。在欲望和理性、道德的冲突中,反倒是压抑欲望的理性好像很残忍,而道德内疚感可能是虚伪的或者愚昧的⏬。
  • 普通人的精神生活 人生意义的两大难题就是面对死亡和欲望。如何超越欲望的卑微,走向人性的崇高,这是现代精神危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弗洛伊德的影响并不是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取消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接受了欲望的正当性,欲望本身不再是卑微可耻的,也就用不着去“超越欲望”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公开地谈论欲望、表达欲望。比如,我们可以毫不愧疚地说自己是个“吃货”;“性感”慢慢成了一种可以公开表达的赞美。

哲学家弗洛姆曾经说:“无论弗洛伊德是如何被人理解或者误解的,他永久地改变了我们理解人性的方式。”弗洛伊德理论以科学的名义广泛流行,当发现它其实不具备科学性的时候,这个理论已然大众化。

15|萨特I-特立独行

尼采是横空出世的天才,简直像个外星人;弗洛伊德的理论很有趣,但他的生平实在很乏味;法国哲学家保罗•萨特不仅是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还是一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萨特的思想中有两个重要的观念:一个是自由选择,另一个是积极行动。 萨特从中学时候开始就热衷于哲学思考,19岁那年,萨特考进了法国最精英的学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他虽然撰写了很多严肃的哲学论文和著作,却也花了很多精力去写小说和戏剧,甚至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觉得获得诺贝尔奖还不够突出,还要成为第一个主动拒绝诺奖的人。

传奇般的终身伴侣-自由选择

法国作家西蒙娜•波伏娃,20世纪70年代女权运动的重要理论家和先驱者,现代女权主义的奠基之作《第二性》就是她的作品。 萨特和波伏娃在上大学时相识,彼此志趣相投,很快就陷入了恋情。但他们都认为人是绝对自由的,不必受到习俗制度的约束,于是签订了一个奇特的爱情契约,作为彼此的伴侣,但永不结婚。他们的爱情是开放的,不排除与其他人发生亲密关系;但彼此坦诚,不会隐瞒。而且这个契约的有效期只有两年,每过两年双方就要确认一次是否还继续这段伴侣关系。这个契约足足延续了51年,从萨特24岁直到75岁去世。

公共知识分子-积极行动

萨特不仅是哲学家和作家,还是一位社会政治活动家,甚至被哲学家福柯称为“法国最后的公共知识分子”。

  • 萨特是二战之后法国左翼知识界的领袖,创办了颇有影响力的《现代》杂志,
  • 担任过法国第三大报《解放报》的主编
  • 还和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一起组织了一个国际法庭,被称为“罗素法庭”或“罗素-萨特法庭” 当时正是越南战争期间,萨特本人反对美国的这场军事行动,于是在1967年,他和罗素等人组织了这个国际战争罪法庭,要对越南战争中美国的所作所为做出调查和审判。

    他们引用了纽伦堡审判中首席检察官罗伯逊法官的一句话:“如果某些暴行是罪恶的,无论暴行的实施者是美国还是德国,它们都是罪恶的。” 这个法庭是由哲学家、法学家、政治学家、公共活动家发起的,他们很明确地提出“本庭没有强加制裁于他人的权力”,但不受制裁不等于无罪,法庭要做的就是完成调查和审判。

  • 1968年,法国发生了史称“五月风暴”的抗议活动 萨特和波伏娃发表声明支持这场运动,并且走上街头散发传单,直接参与抗议活动,结果被警察逮捕了。但是,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迅速介入干预,说,“我们能把伏尔泰关进监狱吗?不能,所以赶快把萨特放了吧”。你看,萨特当时在法国的影响力,甚至足以与启蒙时代的伏尔泰相比。
  • 政治立场给他带来了很多争议 加缪曾经就和萨特是好友,但后来两人决裂了 法国重要的思想家雷蒙•阿隆,曾经是萨特的密友,最早鼓励萨特去德国学习哲学,最后他和萨特也因为政治分歧而疏远
  • 1980年4月15日,萨特去世了。在巴黎,数万人走上街头为萨特送行,这是在作家维克多•雨果逝世之后,法国出现的最隆重的送葬场面。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也加入了送葬的队伍,但他是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参加的,因为萨特说过,不接受任何来自官方的荣誉。

萨特不只是写下了存在主义,而且一生都在实践存在主义。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由选择,积极行动。然而两个信念的起点却是“虚无”。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本质上就是一片虚无。

16|萨特II-为什么可以从“虚无”推出“自由”

“存在就是虚无。”出自萨特的哲学巨著《存在与虚无》。

“存在就是虚无”是什么意思

1941年到1945年的四年间,巴黎著名的“花神咖啡馆”,萨特几乎每天都在这里工作10个小时,他完成了《存在与虚无》这本书。现在花神咖啡馆的菜单上还印着萨特的一句话:“通向自由之路,经由花神。”🌸

当年,萨特坐在花神咖啡馆里,思考:人的存在和物的存在究竟有什么区别?有意识的人和没有意识的物,究竟不同在哪里呢?

萨特看着眼前忙碌的服务员和自己面前的杯子,他问自己:我们说“这个服务员是一个服务员”和说“这个杯子是一个杯子”,这两种说法是同一回事吗?他感到大不相同!

  • 说这个服务员是一个服务员并不是注定的。一个人是什么,这是可以改变的。

  • 但杯子就不同了;杯子不能改变自己,它被判定为一个杯子,别无选择地就是一个杯子,就算你把它打碎了,它仍然是一个碎掉的杯子,而且杯子甚至不能自己选择把自己打碎。😢

区分这两种说法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意识。可意识究竟是什么呢?萨特为此🤔苦思冥想,他一直琢磨着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一句话:“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就是意识有对象性,总是对于某个事物产生的意识。那么纯粹的意识本身究竟是什么呢?他突然有了灵感,如果“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那么意识本身呢,就什么都不是!纯粹的意识本身就是虚空!🕳 有点像空空荡荡的容器,需要被填充之后才能成为什么。一个杯子里只有倒进了什么东西,我们才能说它是一杯水、一杯酒、一杯牛奶🥛或者一杯咖啡。人的意识本身就是空无一物,只有当有什么内容填充进来之后,人才会获得自己的本质。所以人并没有什么预定的本质,人的存在原本就是虚无,它的本质是“有待形成”的。 如果人的存在就是意识,而意识本身是虚无,那么人的存在就是虚无,这就得出了“存在就是虚无”这个命题。

  1. “自在”的存在 物的那种被决定的、不能改变的存在,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
  2. “自为”的存在 人的这种“有待形成”的、不固定的存在,没有固定的本质,它的本质是可以变化的。原因就是人的存在在根本上是虚无。

萨特并不是说我们的人生就没有任何意义,说我们必须四大皆空,他是说人的存在根本上是虚无,这赋予了人一个永恒的需求。人😣厌恶虚无,厌恶虚无背后的缺失和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总是需要去填🥙自己的虚无,去获得某种本质。

假如你是一名演员,现在站在舞台上,你第一个最迫切的渴望就是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因为在舞台上如果没有角色,那你就什么也不是。这里的“角色”就是我们想要获得的本质。

这就是为什么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

徒劳的激情😱

人要怎么去获得一个本质呢?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模仿物。

  • “生存者与存在物的复合”: 人总是要去占有某种东西,有的人喜欢集邮,有的人喜欢买包包,有的人喜欢在游戏里收集奖励和成就。占有这些物的时候,我们好像得到的不只是物品的功能或者效用,我们还获得了一种“存在感”🎐。通过占有“物的存在”,我们可以得到确定的本质,甚至给自己一个定义:我是一个收藏家🧧,我是一个游戏高手,等等。渴望与对象合二为一,来解决人的虚无状况。
  • 然而,萨特说,这种做法注定要失败。因为这只是局部地、暂时地满足了对确定性的渴求,根本上的虚无是无法改变的。人有无限的潜在可能性,通过有限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没有办法填满的。 因为无论你是一个多么成功的收藏家,收藏家这个身份也不会是你的全部;一位演员,无论他曾经扮演过多么成功的角色,这个角色也不会是这位演员的全部。

萨特说是我们的“存在结构会溢出(我们)所占有的对象”。 作家王尔德有句名言,“生活中只有两种😰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另外一个是得到了我们想要的”。没有得到的时候当然不满足,得到之后又会产生新的不满足。

人被判定为自由

萨特从“存在就是虚无”⏩“人的自由”,把存在的概念削减到最低限度,展现了最坚不可摧的自由。存在先于本质,那就没有什么预先给定的东西把我们固定住、束缚住,就意味着我们永远可以🥾超越“过去的本质”“现在的本质”去追求“未来”。 萨特说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而是总是可以改变现状的自由,是否定只能如此、我别无选择的那种自由。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最突出的一个导向,就是呼唤人们面对存在的真相。

17 | 萨特III-自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面有一句名言:“如果上帝死了,那么一切都被允许了。”萨特说,这就是存在主义的起点。自由的命运不是轻轻松松的好事,它还有非常严酷的一面

自由是独自承担的重负

因为,选择必定会带来后果

萨特说,没有任何别人可以承担这份责任,你做出了选择,你就要独自承担责任。

因为只要你做出了某个选择,背后就会有一个评判标准,你的标准就只能来自你自己。所有的选择都会有后果🆘,我们就生活在自己选择的后果之中,这些后果也在塑造我们自己。所以我们会在乎选择的好坏对错☯,谁都不想过后悔的人生,都希望自己的选择有一个坚实可靠的依据。 任何信条、任何主义,或者别人的建议,都不能成为你的借口。萨特认为,这些说辞都只是自欺欺人,是用来逃避自己的责任。

米兰•昆德拉最有名的小说《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生命之轻”来自人的存在方式.

  • 人的存在有着无限展开的可能性,不被任何本质所限定。这是一种自由而轻盈的体验。
  • 但这种轻盈的自由又是孤独而沉重的,因为你必须独自承担你所有的选择,独自承担自己的生命,你是自己“生命的孤证”,这会让人感到难以承受。这个书名深刻地揭示出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他人即地狱

这句话是出自萨特写的一个剧本--《禁闭》

三个被囚禁起来的鬼魂等着下地狱,但在等待的过程中,三个鬼魂彼此之间不断欺骗和折磨。最后他们忽然领悟到,不用等待地狱了,他们已经身在地狱之中。地狱并不是什么刀山火海,永远和他人在一起,这本身就是地狱。

人能够自由地掌握自己的生命,这在哲学上叫作人的主体性。我是主体,意味着我有主导权。那么当他人与我在一起的时候,到底谁是主体,谁有主导权呢? 萨特认为,人总是要维护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会为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每个人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都想把他人变成客体,以此来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

萨特举了一个例子,说你走在街上,迎面过来一个陌生人,用眼光上下打量你,你会觉得很不舒服。这是为什么?

  1. 萨特解释道,别人注视你时,他下意识地就把你变成了他观察的客体。在这个注视中,他是主导者,你只是被他观看的物品。他要实现自己的主体性,代价就是把你的主体性给否定掉,把你物化。所以,你会下意识地回避对方的注视。
  2. 但你也可以反抗,他看你一眼,你就回看他一眼,用你的注视把他变成客体,从而获得了你的主体性。

在萨特看来,人和人的交往就是这样,总是在为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即使是在爱情当中也不例外: 我们想象中的浪漫爱情是一个骗局,那种不分彼此、合二为一的爱情体验,只不过是刚刚开始时候的幻觉罢了。爱情里充满了为争夺主体性而展开的冲突和斗争。到最后:

  • 要么是受虐,在羞耻中享受快乐😊
  • 要么是施虐,在内疚中感到愉悦😋

萨特还有一个很奇妙的说法,憎恨其实就是你承认了别人的自由。你不会恨一个杯子或者一把椅子吗,憎恨只能指向人。因为人有自由,只有人能出于自主意识对你做些什么。在他人作为主体的行动中,你就沦为了客体,沦为了物,你的主体性就被否定了,所以你会憎恨,因为你不甘于被当成物品🎨。在这个意义上,憎恨就意味着你承认了对方的主体性,承认了对方的自由。

萨特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有他人存在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但我们不可能实现那种理想中的共同自由,因为每个人都要实现自己的主体性。我们没办法既承认别人的自由,又让别人承认我们的自由,或者说把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对象性调和起来。因此,人与人之间只有永恒的斗争🤼‍♂️。

在这个意义上,萨特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不相信自由主义所向往的那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平等尊重的关系。萨特和尼采一样,否认普遍客观的价值判断标准,但是他似乎放弃了尼采的超人学说,强调人只能孤独地面对自己的选择。

绝望与希望

  1. 萨特的哲学,起点是虚无,终点是孤独;在这其中,我们还要承担沉重的责任。萨特也说自己的存在主义是绝望的哲学
  2. 但萨特又说,存在主义也是希望的哲学,希望就在我们的自由之中,在人的无限可能性之中,我们永远有改变的潜能,不必服从任何注定的命运。

20世纪的教训

18 | 路标-20世纪的灾难为什么不可思议

现代世界的社会政治困境 人和人生活在一起,需要有公共秩序。为什么人类需要政治权威来建立和维护公共秩序呢?有两个假设:

  1. “资源匮乏”假设🤏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资源总是匮乏的,不能使每个人都如愿以偿,所以需要政治权威保障公共秩序。
  2. “人性自利”假设👼 设想:即便资源匮乏,无法让每个人获得满足,但如果每个人都可以优先考虑他人的利益和需求,如同天使般善良,那么社会也不会发生严重的冲突。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过,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

资源匮乏与人性自利这两个假设,是社会现实状况的反映,这也意味着公共秩序无法自然形成,需要某种具有强制性的政治权威建立和维护。

公共秩序形成的要求:

  1. 公共的规则,经常体现为习俗或者法律
  2. 落实规则的执行力,需要压倒性的权威来解决分歧、冲突和执行力的问题 政治权威的来源:
    • 依靠暴力或者军事力量
    • “政治合法性”:一个政治权威实施统治的根本依据。 在西方近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卢梭和洛克等提出了不同版本的“社会契约论”,都是为现代的政治权威提供依据理由的论证。不同的社会契约论都有两个基本特征:
      1. 主张先存在自然社会,然后才建立政府。也就是说,政府不是天然的,而是派生的“人造之物”。
      2. 主张“同意理论”,政治权威的统治合法性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相反。

马克斯•韦伯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在特定的领土之内对暴力的合法垄断。

1900年法国《费加罗报》的元旦社论中的一段话:20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科学进入社会和私人生活。科学将赋予我们行为的准则。它将是一种光辉灿烂的前景……我们希望哺育了我们的19世纪,把那愚蠢的仇恨、无意义的争斗和可笑的诽谤统统带走,抛进世纪的无底深渊!

文明时代的野蛮,理性时代的疯狂

被寄予厚望的20世纪经历了多少残酷的灾难💣:两次世界大战、骇人听闻的纳粹大屠杀、资本主义的世界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恶果也开始显现。

20世纪的危机不是历史的偶然产物,而是内在于现代化思想📒之中。德国的纳粹主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和英美的资本主义,是三种不同的现代性规划,它们都有各自的危机或困境,但都与现代理性主义的社会构想密切相关。

思想家赛亚•伯林曾经引用德国诗人海涅的话说,“不要轻视观念的影响力,教授在沉静的研究中所培育出来的哲学观念,可能会摧毁一个文明”。而这句话之后,伯林自己还加了一句:“如果思想能够产生如此致命的力量,那么也只有通过其他思想家的努力,才能来化解🧪。”

19|鲍曼-大屠杀是因为疯狂吗

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他在2017年去世. 鲍曼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大屠杀是现代性本身固有的一种潜在可能,它只有在现代文明中才可能实现

两种流行的解释

  • 对于大屠杀,思想界有两种理论最流行:

    1. 变态论”🗡 德国出现了一群丧心病狂的变态疯子,犯下了骇人听闻的暴行。这样就能把灾难例外化,看作是一场意外的事故。
    2. “仇恨论”🔨 正是因为德国人与犹太人之间有一种特殊而深重的仇恨,导致了大屠杀的发生

    这都是把大屠杀解释为一个特殊的、偶然的事件,在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发生。这种解释很容易理解,在心理上也容易接受:变态的是纳粹,遭殃的是犹太人,虽然很让人痛心,但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系,和正常社会也离得很远。这样就能抚平巨大的伤痛,好让生活继续前行♻。

  • 但是鲍曼认为这两种解释都站不住脚❎️

    1. 像德国这样出过康德、贝多芬和歌德等文化巨人的国家,怎么就突然会出现一群邪恶变态的疯子呢,难道所有人都变态发疯了吗? 因为从史料上看,参与大屠杀的不只是纳粹党徒,大多数都是普通的正常人,所以“变态论”是说不通的。
    2. 欧洲对犹太人的歧视确实存在,但并不足以解释发生在20世纪德国的这场大屠杀 欧洲对犹太人的歧视现象由来已久,和其它国家比起来,德国对犹太人甚至相对来说还是友善的。20世纪,很多居住在德国的犹太人都开始把德国看作是自己的祖国,所以“仇恨论”也是说不通的

实际上,正是现代性内部的一些本质要素,才使得大屠杀成为现实。而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理性和理性化。

现代性与大屠杀

鲍曼清晰地展示出大屠杀的非理性与极端理性、极度野蛮和高度文明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

  1. 机器般理性的现代官僚制,实现了大屠杀这个非理性的暴行 鲍曼发现,官僚制不仅会损害个人自由,还会导致道德冷漠、逃避责任。现代官僚体系像一部庞大的机器,每个人都只是一个零件🔩,在作为零件高效率运转的过程中,却丧失了对总体目标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大屠杀发生的场景,就像一个工业流水线。在集中营里,人人都只是照章办事、分工合作。有人负责给犹太人分类归档,有的人负责任务排期,有的人负责将犹太人分批送进毒气室,有的人负责后勤。如此一个井井有条的工厂,只不过工厂的“原料”就是活生生的犹太人,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死亡。 整个过程中,没有哪一个人是杀人狂,每个人都只是承担自己手头的一份工作,完成流程中一个微小🕯的步骤。没有谁觉得自己要为全局负责。 ☢大屠杀就这样被拆分成了流水线操作和例行公事。在这种流程中,人很容易丧失面对鲜活生命时的同情心和道德感。最后每一个步骤组合起来共同造成了屠杀。

  2. 现代科学主义实际上对大屠杀提供了某种理念支持--“园艺文化” 欧式庭园,各种乔木、灌木、花圃修剪得整整齐齐。 园艺文化看待社会也是这样,社会秩序就是一项工程,可以在科学理性的指导下整理得干干净净,整齐划一,清晰优美。在这种观念中,犹太人变成了秩序里的“杂质”:

    1. 在当时普遍的民族国家诉求中,犹太人的位置很尴尬😆,因为根据所谓完美的民族国家理想标准,犹太人当然不是本国人,但也不是外国人,他们是一群无法分类的“异物”。 鲍曼用了一个隐喻🎶,把犹太人这种难以归类的特征叫作“黏性物质”,自身不是一个明确的类别,只能成为黏附在明确类别上的一个附加物。这种黏性特征使犹太人成为所谓内部的外部人🧩,对那种完美构想的社会秩序构成了威胁。
    2. 当时德国还流行一种伪科学,就是所谓的“优生学”,把雅利安人看作高贵优秀的种族,把犹太人看作低劣病态的种族,种族主义的歧视就这样披上了科学理性的外衣。

    按照理性逻辑,要实现完美纯净的秩序,就应该对犹太人这种黏性的异类做出处理--“种族清洗”,把异物和杂质清洗掉:

    1. 设立专门的犹太人生活区,在当地隔离
    2. 把犹太人聚集起来流放到边缘地区
    3. “终极解决方案”,屠杀和灭绝

这还不是全部,理性观念不仅在加害者一方起作用,在受害者一方也起作用💀。这场大屠杀这件事,会发现一个非常匪夷所思的地方:当时一共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为什么就没有出现组织化的反抗呢?实际上,当时不仅没有出现犹太人的大规模反抗,在大屠杀中甚至还有受害者的参与。

鲍曼认为,这种合作是经由一种策略实现的,就是纳粹对受害者理性计算心理✍的利用。可以在给受害者提供选项的时候,调整其中的收益,去引导受害者合作。因为在受害者看来,如果能够保存一部分生命,总比全体被屠杀更好。恰恰是这种得失计算的求生希望被纳粹所利用。 大屠杀不是一个公然宣布的清晰计划,否则肯定会立刻爆发大规模的抵抗。当时的犹太人并不知道这是一场种族灭绝,直到最后一刻,很多人都以为自己有可能活下来。纳粹利用了这种求生希望,消解了可能的反抗🥊。

比如,纳粹政府一开始说,特殊人才可以留下来,很多人就开始找各种渠道证明自己是特殊人才。有了可能的求生渠道,大规模反抗就很难组织起来。 纳粹还设立“犹太人委员会”,招募犹太人警察,任命犹太人来管理犹太隔离区。最终,纳粹在军力有限的条件下,以相当少量的纳粹官兵,依靠许多犹太人的“合作”,实现了这场大屠杀。

大屠杀的许多关键要素都内在地蕴藏于现代理性之中。这场灾难,是现代理性如何变得与道德和人性完全背道而驰的一个历史力证。

但这并不是说大屠杀是现代社会的必然,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和警惕灾难发生的可能。20世纪的思想反思的努力,就是为现代社会这辆高速行驶的汽车配备更好的安全装置。 在鲍曼看来,要防范像大屠杀这样的灾难,关键在于要坚守一种不可让步的、无条件的道德感,保持对他人的道德感知。但现代社会的底层机制中就存在着一种非个人化或者非人格化的特性,如何在这种特性中保持我们的道德感,这是现代人需要思考的严肃问题。

20|阿伦特I-大屠杀真的是“平庸之恶”吗

一位女性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她创造了一个概念叫“平庸之恶”。

  • 许多人把“平庸之恶”理解成一种“螺丝钉理论”,就是说普通人只不过是某个官僚系统中的一个螺丝钉或齿轮,只是服从程序、执行命令,所以冷漠地成为杀人机器的一部分
  • 还有的人把“平庸之恶”理解成大众导致的恶,经常说“雪崩发生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而阿伦特认为,如果你把责任推给所有人,泛泛地加以指责,那么就无法再追究任何特定个人的责任。伦特反对所谓“集体罪责”的观点,她主张应当追究个人的责任

极端之恶与平庸之恶

  1. “极端之恶”是从康德那里借来的一个术语,英文是"radical evil" 阿伦特所说的极端,不是程度上,而是性质上的。因为纳粹大屠杀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前所未有的特征,那就是它“完全不可理解”:
    • 过去对道德有一套传统的认识,康德有一句名言,“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如果你把他人仅仅当作自己实现利益的手段,那就践踏了人的尊严,是不道德的。
      1. 纳粹大屠杀令人震惊的地方在于,纳粹不仅没有把犹太人看成是目的,甚至都没有把他们当作工具、手段: 屠杀犹太人并不能给纳粹政权带来实际的好处,且不说从德国逃亡的犹太精英会带走多少技术和人才资源,单单是屠杀行为本身就无故🎈耗费了大量资源。
      2. 纳粹的动机不是出自人性的😋自私、贪婪、恐惧、复仇欲望或者施虐欲望,纯粹就是把犹太人看作是多余的东西。这不仅仅是否定了人的尊严,而是连他们可利用的工具性的价值都否定了❌。 阿伦特认为,纳粹彻底否定了人类当中一部分人的生存价值,否定了人类存在的多样性--“根除人这个概念本身”。
      3. 这种恶已经超出了康德的道德哲学框架,也无法从“人能理解的动机”来解释,是一种完全新颖的现代现象。
  2. “平庸之恶”是纳粹军官艾希曼受审的时候,阿伦特才提出的,原文是“banality of evil”,“banality”是平庸这个词的名词形式

理解不可理解的恶

  • 阿伦特的报道结集出版,书名是《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副标题是“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纳粹高级军官艾希曼,并不是戏剧和小说中那种复杂而有魅力的反派角色,比如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伊阿古、麦克白或者理查三世⭐。艾希曼并不残暴,也不是恶魔。但他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浅薄”,“不是愚蠢,而是匪夷所思地、非常真实地丧失了思考能力”--“无思状态”(thoughtlessness),这就是恶的平庸性的独特之处。
  • 阿伦特对于平庸的恶的说法,绝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微小过错,或者是平常人可能犯下的小奸小恶。这个概念只适用于艾希曼这种犯下了“极端之恶”的作恶者,是在这种新型的“极端之恶”中,才体现出了“恶的平庸性”这个特征。
  • 通常我们谈论道德,一定免不了要涉及动机。要论迹(行为),论心(思想)。邪恶的人一定是有作恶的动机或者主观故意,犯下的恶行越严重,就说明他的意图越坏。但在阿伦特的分析中,这种新型🌟的罪恶不是从自身的邪恶动机出发的,而是因为放弃了思考、丧失了思考能力🤪而作恶,是一种没有残暴动机的残暴罪行。

“极端之恶”和“平庸之恶”,其实是一体两面。纳粹大屠杀是一种极端的恶,但这种极端的恶,是经由一些“平庸”的罪犯犯下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寻常之人会犯下非同寻常的罪行。

21|阿伦特II-怎么才能不变成坏人

阿伦特认为“平庸之恶”是丧失思考能力的结果,这个诊断看上去很简洁,但细究起来会带出很多麻烦,争论的一个关键焦点就是“思考”和“善恶”的关系。

思考的含义:独立判断

  • 艾希曼用其出色的口才🎼为自己辩解,他不仅是服从法律,还是让自己的意志与“法律背后的原则”相统一,这也就符合了康德的哲学。

  • 而阿伦特说艾希曼“浅薄”“丧失了思考能力”,并不是说艾希曼愚蠢,或者是撒谎,而是说艾希曼满嘴都是套话,让自己陷落在陈词滥调之中。他又把这些陈词滥调当成自己的盾牌和武器,用它们来抵挡现实,拒绝真正的思考和对话。艾希曼虽然能够引用康德,但这简直“令人发指而且不可理喻”,因为他的道德与康德所讲的道德是背离的,完全没有康德所说的独立🧯判断能力。

阿伦特说的思考能力,实际上是积极思考、获得独立判断的能力。现在,人人都会宣称独立判断很重要,这本身似乎也成为套话了。面对独立判断的重要性究竟何在呢?阿伦特的回答道,现代社会只是跟从主流规则,已经不再能够防止人们作恶。

阿伦特注意到一个事实:在德国最早支持纳粹兴起的人群并不是社会底层或者边缘人群,而是艾希曼那样的,有文化、有教养的所谓“值得尊敬的人”。

  • 正常的社会中,这样的人有着公认的道德准则,不会去杀人。
  • 但是,纳粹建立了新的法则📔,重新定义了道德:只要是为了种族利益,杀人也能成为一种“道德义务”。那些所谓“值得尊敬的人”竟然很容易就接受和适应了这个新法则,结果导致了前所未有的道德灾难🔥。 大屠杀的灾难表明旧有的道德模式已经失效了。
    1. 传统的道德学说着眼于习俗、习惯和规则,道德教化就是让人循规蹈矩,能遵守道德规则就是有道德的人。
    2. 但20世纪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传统的习俗和规则完全可以被颠覆。在纳粹德国就出现了这种新的现象:人们依法作恶。 于是,艾希曼将康德的道德律令篡改为“第三帝国的绝对命令”,不再是根据康德的“实践理性”✅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而是要“按照得到元首😍赞同的方式来行事”。
  • 正是针对这种困境,阿伦特主张,传统的道德法则和教化已经不能促成真正的道德思考。道德的真正含义不是循规蹈矩,而是做出自己独立的是非对错的判断。

独立判断的艰巨性

保持独立判断,反对盲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相当困难的要求:

  1. “独立”不等于“正确”。 循规蹈矩是有章可循,但如果你要独立判断,就得抛弃对既定规则的服从,自己确立标准,自己给自己立法。而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知道,现代性的根本困境之一是它瓦解了传统的价值规范,却无法建立起新的普遍有效的价值标准。阿伦特明确指出,道德思考没有通则可循,独立的道德判断是艰巨的任务。

  2. 为坚持独立判断承担全部责任

    • 如果你循规蹈矩,做对了当然好; 做错了,你也能很方便地为自己辩护:“这不怪我,规矩就是这样定的”或者“大家都是这样做的”。 也就是说,有无数人和你一起分担错误的风险,躲藏在人海之中的你实际上是匿名的;即便出错也可以指望“法不责众”来逃避责任。

    • 而如果坚持独立判断,你就是面目清晰的个体,你无法将判断的责任推诿给众人,也无法诉诸通用法则;因此你的责任是可辨识的,也是可追究的。你必须为自己承担全部责任。

      对于这艰巨的任务,仍然有人做到了。

      1. 一名普通的德国士兵,名字叫安东•施密特。 他虽然没有多大权力,却尽了自己的力量帮助犹太人逃亡,为他们提供可以逃命的证件和交通工具,最后这位士兵被纳粹逮捕,审判处决了。
        • 纳粹审判施密特的时候,他的律师为他辩护说,救助犹太人是为了给国防军保存劳动力
        • 但施密特本人却否认了这个辩护理由。他坦言自己帮助犹太人就是为了拯救他们的生命,结果施密特被判了死刑。
        • 临刑之前,他给自己的妻子写了最后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妻子……请原谅我,我只是作为一个人类🥋来行事,我不想伤害别人。”
      2. 集中营里的一名医生,名叫弗朗兹•卢卡斯。 为了救助奥斯维辛的囚犯,他从党卫军的药房里偷药品,用自己的钱给囚犯买食物,想方设法从毒气室中救下一些人。战争结束后,他也被送上了审判纳粹的法庭,当艾希曼这样的人在大言不惭地为自己辩护时,卢卡斯医生却认为自己是有罪的,他说他无法从集中营的经历中平复自己。

    施密特和卢卡斯这样的人做出独立判断的前提是始终保持“与自己相处、与自己交谈的倾向”--始终“忠实于自己”。他们选择不作恶,不是为了服从于纳粹之外的某个戒律,而是因为他们无法接受作为杀人犯的自己,他们不愿意与这样一个自己共存。为此,他们甘愿承受危险、甚至付出生命。

在阿伦特看来,这种独立判断的典范在西方思想的源头中就存在--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说过“宁可自己遭受冤屈,也不愿行不义”,这样他至少能够与自己和睦相处。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要求有多么高深的知识,多么聪明的头脑,只是要求你始终过一种自我反思的生活,不断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这就是所谓“道德正直”--“moral integrity”。

独立判断究竟要怎么做?阿伦特曾经说,“就各种特殊情况做出判断而言,没有什么恒常的通行标准,也不存在什么确定无疑的规则”。只能在具体的处境中,冒着风险,真诚地去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并为此承担责任。

22|波普尔I-科学是怎么被重新定义的

理性无法单独解决价值难题,单凭理性很难应对道德困境。在人类三大永恒的主题,真、善、美之中,好像只剩下“求真”这件事,理性传统还能守住自己的阵地。然而科学哲学家。政治哲学家、思想家卡尔•波普尔对这块阵地也发起了冲击,波普尔指出了理性对科学活动的局限性。

什么是证伪主义

波普尔最著名的“证伪主义”理论,一句话概括:科学理论的标志不是它能够被证明是对的,而是它可以被证明为错的。

虽然科学家努力证明自己的理论是正确的,但科学中所谓“正确”究竟是什么意思?波普尔给出了回答:科学的正确永远是一种不彻底的正确。

1919年,也就是波普尔17岁那一年,有这样两件事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波普尔成为了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助手。 但他很快发现,精神分析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事实证据都能自圆其说。

比如,一个人把别人推到河里,这是他性压抑的表现;如果这个人把一位溺水者救上岸,又可以解释为性压抑的“升华”。所以无论发生什么,性压抑理论本身都不会出错。这种总是正确的理论是真正的科学吗?波普尔产生了怀疑。

  1. 波普尔开始热衷于爱因斯坦的理论 广义相对论刚提出的时候,只是一个理论猜想。为了检测这个猜想,爱因斯坦提出了三个推论。

    他表示,根据其中一个推论,在日食的时候通过观测太阳附近的光线,就可以来检验广义相对论的预测究竟对不对。1919年,检测的机会来了。在5月29日的日全食中,英国科学家观察到了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折现象,这符合爱因斯坦的预测,广义相对论第一次得到了经验证明。

    这个事件轰动了整个世界。但让波普尔感到震撼是爱因斯坦本人的态度。

    在实验之前,爱因斯坦明确表示:首先,如果观察的结果和理论预测不符合,那广义相对论就错了。而且,即使观察结果符合理论预测,也不意味着广义相对论就是绝对正确、无法超越的理论。

爱因斯坦的态度与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波普尔无比钦佩。他认为这种理性批判精神才是科学家的典范。波普尔并不是说科学理论必定会被证伪,而是说理论本身必须包括“经验上被证伪”的可能性——你不能事先就排除了任何出错的状况。

“得到”App的创始人罗振宇为此也举了一个例子,两种关于地震⛳的理论:

  1. 大地被一头大象驮在背上,大象一崴脚,人间就会发生地震。 这个理论虽然很离谱,但是可以被证伪的:只要挖到地底下,看下面是不是有一头大象就行了。这当然是一个错误的理论,但却符合科学理论的条件。
  2. 地震是阴阳失调引起的 虽然它有一套非常系统的论述,能讲出很多道理。但是你没办法检测这个理论。这个理论哪怕是正确的,也不是一个科学的理论。

一个理论算不算科学理论,首先不是看它的对错,而是要看它是否能够接受事实的检测,是否可能被证伪。在这个意义上,一个科学理论就不会是“彻底正确”的,因为它自身就包含着被证伪的可能。

科学发现的逻辑

波普尔从爱因斯坦的表达中,意识到证实和证伪是不对称的。一个理论被证实千万次,也不能证明它绝对正确,但只要被证伪了一次,它就被推翻了。这种不对称性,就对科学传统的“归纳法”构成了挑战。

所谓归纳,就是从已知的事实中总结出普遍的规律。维特根斯特就曾说过,我们之所以采用归纳法,是因为它是和我们的经验相协调的最简单💯的规律,但它并“没有逻辑基础,只有心理学的基础”。

面对科学知识的成长机制的理解🧐,波普尔说

  • 传统观点 科学发现是靠归纳,就是观察事实一归纳理论一证实理论。
  • 其实并非如此,科学发现的逻辑应该是这样:
    1. 先提出问题
    2. 然后针对问题提出理论猜想
    3. 再用事实证据来检测这个猜想
      • 如果检测和猜想相符,就保留这个猜想
      • 如果一直没有反面的证据,就一直维持这个猜想的暂时有效性。
      • 如果出现了反面的证据,我们就放弃这个猜想,构想新的理论,进入下一轮检测

如此,波普尔就重新定义了科学发展的逻辑,用经验检测的“可证伪性”代替“可证实性”。

23|波普尔II-为什么人类不能创造出完美社会

在社会政治领域,波普尔有着更为基本的哲学思想,叫作“批判理性主义”(critical rationalism),可以理解为“人类有理性,理性有局限”,所强调的就是理性的作用和理性的自我批判,用波普尔的话来说,就是理性及其可错性。

批判理性主义

在波普尔看来,人类是一种“问题求解”的动物,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社会活动,都是这个模式:遇到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找到方案获得进展。但“问题求解”之旅永远没有终点,是一种“无尽的探索”,《无穷的探索》就是波普尔思想自传的书名。

乌托邦社会工程与历史决定论

波普尔社会政治理论的核心就是要拒绝所谓的“乌托邦社会工程”的理念,“乌托邦社会工程”就是认为人类可以依靠自己的理性,按照某种预定的蓝图去改造整个世界,创造出完美的社会。

波普尔认为,将这种社会工程的理念付诸实践,往往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波普尔当然不是反对一切社会工程,例如所有国家都会有社会发展规划,他批判的乌托邦社会工程有一个鲜明的特点--“整体主义”。

整体主义,这是一种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的全方位规划:在空间上涵盖了所有社会领域,大到国家制度的设计,小到一个家庭的形态,几乎无所不包;而在时间上则是由近到远地设计长久的规划,延伸到遥远的未来,直到人类社会最终的理想状态。

乌托邦社会工程具有这种全面而久远的整体性特征,所以他有时候也称其为“整体主义社会工程”。

整体主义的规划工程的问题就在于低估了可错性。

  • 比如,你想为一场考试做一个复习计划,那当然没问题。因为这是个局部的、短期的计划,出了错也很容易变通调整。今天进度没完成,明天少玩一会儿手机,就补上了
  • 但如果你要制定一个整体的人生计划表,从毕业工作到事业发展,从恋爱结婚到孩子教育,把一辈子的大事小事全都安排好,这种环环相扣、万无一失的规划肯定就行不通了

社会也是如此,在波普尔看来,想要覆盖一切、规划一切的乌托邦社会工程不可能成功。

  • 可还有人会去信奉这种不切实际的规划工程,甚至付诸实践,这是因为这背后有一种观念非常迷人,叫作“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是被一套规律所决定,向某个确定的目标发展,最终会实现这个确定的目标。
  • 虽然人有主观能动性,但按照历史决定论看法🤓,主观努力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只能促进或者拖延这个历史进程,但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那么,社会科学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这种规律,并且预测历史发展的未来,从而制定最完美的蓝图来整体性地改造社会。

在20世纪的西方思想家当中,波普尔是批判历史决定论的先行者,也是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早在1936年他就宣读了一篇论文,对历史决定论的各种形态做出分析和批判,后来经过扩展和修改,在1957年成书出版,书名是《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他的分析论述涉及许多哲学讨论,其中两个主要论点:

  1. 我们并不能发现那个历史发展的铁律,或者说人类社会发展的绝对真理。你想,如果在自然科学领域,人们都无法找到永恒的真理,那么对于更为复杂、变量更多更不可控的人类社会,就更不可能找到所谓绝对正确的法则了。

  2. 人类社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类的知识本身就是影响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因此历史进程无法被决定,也就无法用科学方法来预测。

    比如,有人说,如果马克思把自己的著作都藏起来不发表,说不定现在资本主义已经灭亡了。可惜马克思把他的理论公布于世,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就完全被揭露了,成了全人类的知识。工人阶级去学习,但资本家也可以学习。他们意识到了改良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改善他们的劳动和生活条件,这样一来就缓解了劳资矛盾,改变了,或者说至少是延缓了资本主义灭亡的进程。

  • 波普尔还有一本两卷本的巨著,在1945年出版,详细分析考察了历史决定论在思想史上的发展,书名叫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其中有一个观点:

信奉历史决定论会在思想上把社会发展的可能性封闭起来,塑造一个“封闭社会”的意识形态。而与封闭社会相对立的是“开放社会”,就是以开放的态度接受理性的批判。

  • “开放社会”的发展需要自己的社会工程,但不是整体主义的构成,而是波普尔倡导的所谓“零星🌠社会工程”(也译为“渐进社会工程”),就是对传统做出渐进温和的改良,防止激进的革命,通过不断尝试和纠错机制来实现社会发展。

波普尔支持的渐进社会工程,和他反对的乌托邦社会工程有三个重要的区别:

  1. 前者着眼于克服最紧迫的恶,而后者是要追求最终极的善
  2. 前者要寻求改善人们命运的合理方法,而后者也许有着极其善良崇高的意愿,但在实践中却可能加重了现实的苦难
  3. 从历史上看,渐进式的改良基本上能够成功,而试图整体性地创造乌托邦的规划,基本上都会引发悲剧,最终背离了自己当初的蓝图目标。

所以波普尔会说,“缔造人间天堂的企图,结果总是造就了人间地狱”。

卓越而速朽的思想家

以作者之见,波普尔最突出的成就就在于,他推动了启蒙理性主义的改造升级。波普尔的批判并不是要颠覆整个理性主义传统,而是要修复和升级这个传统,最终形成了“批判理性主义”。如果有一天,人类忘记了历史的教训而重蹈覆辙🤪,也许就会再次想起波普尔的告诫和提醒⚠:理性是有局限的,要警惕科学的自负和决定论的危险。

24|哈耶克I-没有设计规划,能够形成秩序吗

波普尔的一位好友,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波普尔曾在写给哈耶克的信中说:“我从你身上学到的东西可能超过所有其他在世的思想家。”

哈耶克的思想非常丰富,甚至有些庞杂,我们可以从最重要的概念--“自发秩序”(spontaneous order)入手。

自发秩序

有人认为,社会秩序是人类理性的造物。但是哈耶克反对这种观点。他说,除了人为设计出来的秩序之外,还存在自然生成的规则、自发演化出来的秩序--自发秩序。他还明确表示,“自发秩序”更为优越。

自发秩序的例子:

  • 一个最直观的、最“纯天然”的例子,就是“乡间小路”。一开始,田野上并没有路,每个通过这里的人,都会走一条自己认为最好的路线。一条路线只要有人走过,别人就更有可能沿用这条路线,当然后来的人也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新路线。过路的人多了,田野上就会浮现出一条反复被人采用的路线,这条路会变得越来越清晰,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乡间小路🗺。

    哈耶克解释说,

    • 乡间小路的形成当然是人们有意识选择的结果,但它是许多个体分别选择、然后自然叠加形成的⏏。
    • 它不是由哪个权贵有意设计出来的,也没有经过集体商议和规划。这条小路在许许多多的个体选择中慢慢浮现出来,是一种自然演化的结果。

    乡间小路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在于,即使没有任何全面组织、理性规划,没有任何权力和政府的强制介入,也能自发产生出秩序,这种自发秩序有一个鲜明的优点,就是在秩序建立的整个过程中没有强制,也没有❌伤害任何个人的自由。

    当然,乡间小路是非常原生态、规模很小的自发秩序。如果把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

  • 语言--一个特别典型的自发秩序 语言本身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其中存在着规则,就是语法。你几乎找不到有哪种通用语言是被人专门设计出来的。语言规则,基本上都是在自然演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如果你想人为创造一种语言,就算设计得很精致✍,也很难成功。 比如,有一种语言叫作“世界语”,最初是由一位波兰语言学家提出创立的,世界语的语法很严谨,语音也很优美,它是一个完全由人为设计的语言,当初还形成了一个世界语的运动,但它最终也没有成为一门有生命力的🌍通用语言。

    语言的历史太过古老,其中也有很多原生态的成分。

    如果我们再往前推一步,在更加依赖人为设计的规则系统里,有一种自发秩序存在,那就是法律:

  • 法律是一种规则性和系统性很强的规范秩序 其有严格的法律文本、严密的司法解释,还需要专业人士来实践和运用。这样一个高度规范和专业化的系统,难道也有自发演化形成的可能吗?难道不是一群立法者反复研究讨论,制定法律条文,然后由立法程序通过,法律才能诞生吗?这难道不是完全人为设计出来的秩序吗?

    哈耶克说,把法律当成完全人为设计的产物,这是非常片面的看法。

    他指出,在法律能够被成文表达出来之前,社会中已经积累了很多不成文的规范,比如“欠债要还钱”“伤害要赔偿”等。 而立法者的工作首先就是把已经自发形成的规则表达为规范而明确的法律文本。当然,司法实践会对原有的规则做出加工、改造和完善,但不会重新去系统性地设计整个法律规则。

    英国的普通法体系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从乡间小路、语言和法律这三个例子中,无论是原生态的规则,还是高度依赖人为设计的规则,其实都存在着自然生成演化的秩序--自发秩序。

但哈耶克并没有把人为因素从秩序的生成中彻底排除出去,因为人有意图、要做规划和选择,这也是自然和自发的。

就像在乡间小路的故事中,每个人都做出了选择,乡间小路最终才得以形成。但每个人的选择并不是一个系统规划,而是提供多种可能的选项,然后在类似“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中形成了秩序。

哈耶克把自发秩序看作是“自然演化”的结果,他并不排斥人为因素✅,但❎️反对把人为设计的意图过度拔高,上升到对社会秩序的整体性规划。其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继承苏格兰启蒙传统

西方思想史的大图景:

  • 谈及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等百科全书派的法国思想家 他们代表的是启蒙思想的主流传统:相信人类理性的优越性,相信人类能够发现和掌握关于自然与社会的真理,绘制出未来发展的蓝图,实现不断的历史进步。

  • 启蒙传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亚当•斯密和大卫•休谟代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 他们在承认理性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反对“理性万能论”,反对那种好像人类的理性可以扮演新的上帝,去改造和规划世间的一切的观点。 苏格兰启蒙运动倾向于把理性看成一种怀疑、反省和批判的能力,而不是掌控一切的能力。

    哈耶克和波普尔,他们都继承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用审慎和批判的态度去质疑主流的启蒙理性主义,特别是要批判那种认为理性能够认识一切、规划一切的独断论。这种独断也被哈耶克称为“理性的自负”🤓。

25|哈耶克II-“理性的自负”为什么很危险

所谓“理性的自负”,是指对人类的理性能力抱有过度的信心,相信理性能获得几乎完美的知识,从而构建出完美的社会规划,实现理想的人类生活。

在20世纪,西方思想面对的两大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解释纳粹德国的灾难和苏联模式的失败。哈耶克正是依据“理性的自负”这个概念对这两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释。

理性的自负

  • 在二战后期,西方主流观点认为 纳粹德国和苏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经济模式;苏联是📈超理性的,而纳粹是📉非理性的,两者相距甚远。
  • 但哈耶克认为这两种模式的病根都是“理性的自负”。具体表现就是,在经济领域中推行计划经济,在社会规划中依赖高度理性化的系统设计。

在1944年哈耶克出版的名著《通往奴役之路》,批评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但很多读者往往忽视了一点:这本书中还专门探讨了纳粹主义的思想起源。

  • 在此之前,流行的观点认为纳粹主义是一个没有思想深度的反理性运动,是一群疯狂之人的所作所为。

  • 哈耶克说,事实并非如此,纳粹主义有它深刻的思想起源,它其实是集体主义梦想的一个最高版本🎏。

    哈耶克分析指出,推崇组织计划的思想早在20世纪初就在德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引用20世纪20年代德国出版的一部著作《普鲁士主义与社会主义》

    “普鲁士的观念”要求每个人都应当成为国家的公务员……未来的国家将是一种官吏治理的国家。将来是商业统治国家,还是国家统治商业:必须由德国来为全世界解决这个决定性的问题

👁从1930年初期,德国就开始创建一套强有力的计划经济体制。包括建立一系列经济控制机构,通过垄断集团来控制企业,甚至直接由政府来规定商品价格,等等。这种做法一度非常成功,在世界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创造了德国经济复兴的奇迹:国民生产总值在1932年到1937年间增长了102%,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但在这种奇迹中隐藏着深刻的危险,比如农业的各个细微环节都受到了国家的控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发展停滞的状态。在进一步向战争经济转型之后,德国的经济体制最终随着战争失败而破产了。

哈耶克强调指出

  1. 这种规划模式表明,纳粹德国并不是疯狂的产物,在它的思想和实践中都包含着高度理性的部分,试图用理性的现代化来铲除所有非理性的东西。
  2. 甚至在对于犹太人的迫害中,纳粹的口号首先不是仇恨,而是用伪科学来证明犹太人是不符合秩序的存在,因此他们要被铲除。
  3. 纳粹德国在道德和社会秩序上的“洁癖”都来自所谓科学理性,他们相信自己掌握了人类的终极知识,想要无限度地追求卓越。
  • 哈耶克说,那些统治者“自觉地根据一些崇高的理想来缔造我们的未来,实际上却不知不觉地创造出一种和他们想要奋斗的东西截然相反的结果,人们还能想象出比这更大的悲剧吗?”
  • 波普尔同样也说过,要承认某些极权主义的设计者具有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又有非常明智敏锐的理论洞察力,但却是因为陷入了一种乌托邦的幻想,才造成了灾难。
  • 哈耶克又说,通向地狱之路,是用善良的愿望铺成的。

人类的必然无知

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这本书中提到,理性的自负之所以致命,是因为我们很难逃脱一种诱惑--想用理性去做整体设计。因为这给了我们一种期望,用整体规划能够摆脱和征服现代社会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它带来的焦虑和不安。 但是,这是一个虚幻的期望。

在哈耶克看来,理性有两个作用

  1. 追求知识。但是,理性并不能穷尽所有的知识
  2. 理性有第二个作用,就是认识到理性知识本身的局限性,对此保持审慎和怀疑 哈耶克思想告诫我们,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必然无知”,强调了人类的知识总是有局限的,必然包含着无知的一面。

所以,计划经济的根本弊端就是自负地认为人类能够获得充分的知识,设计完美的秩序。

哈耶克的思想影响

哈耶克自己并不是反对一切具有计划取向的实践活动,否则他对中央银行和高等法院的设想就完全不可思议了🤪。他当然明白,人的实践活动中总是存在着有意图的计划,这是因为人类意识本身就具有这样的特性,能够对未来做出设想,以此来引导实践。如果说要强行🥊否定和消除人的这种意识特征,那才是最反自然的“人为设计”。 哈耶克真正要反对的“理性的自负”,是那种妄想能够彻底扫除无知的、全知全能式的计划方案。

康德曾经说,人类的不成熟状态就是不敢公开大胆地运用理性。 哈耶克则进一步揭示出,如果妄想用理性彻底征服无知,消除所有的不确定性,这是人类的另一种不成熟。事实上,人类真正的成熟,是在勇敢运用理性的同时,直面自己永远不可能完全摆脱的无知,勇敢地与不确定性共存👣。

26 | 伯林I-是“狐狸”还是“刺猬”

英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 伯林借用希腊诗人阿尔基洛科斯的一句话,“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刺猬知道一件大事”,说思想家也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1. 有人兴趣广泛、研究很多问题,属于狐狸型
  2. 还有人专注研究一个大问题,提出一个思想体系,就是刺猬型

伯林自己说自己就是一只典型的狐狸。

伯林的人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具有三重身份

  1. 他是一个俄国人 伯林从出生开始的11年中,他经历了俄国最风云变幻的时代,亲眼见证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亲眼看到了激烈变革的惨烈状况,他意识到这种“拯救的信念”其实有很危险的一面,它可能会导致暴政。为什么对理想的追求会引发这么惨痛的灾难呢?伯林对俄罗斯经验的思考塑造了他最初的问题意识。

  2. 又是一个犹太人

    躲在房间里的小伯林,还读到《犹太百科全书》。成年后的伯林常说,自己是出生在俄罗斯的犹太人。犹太意识是伯林思想的一个底色🎨。

    伯林表示,全世界的犹太人都有一种共同感受,就是一种“不在家”🔇的感觉。 这种感觉之下,你无法全然沉浸于此时此刻身处的环境,总是有一种抽离感,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这里也不属于自己。这让伯林在思考问题时常常会有一种抽身而出的视角。 爱因斯坦曾经和伯林有一面之交,后来爱因斯坦谈起对伯林的印象,说他就像是“上帝的宏大剧场中的一名旁观者”--伯林具有局外人🎽特质。

    这种旁观者视角,让伯林能够注意到一些边缘思想流派的力量。比如德国浪漫主义思想家赫尔德,再比如法国保守派思想家迈斯特,他们的观点和启蒙主流思想格格不入。 但伯林却发现,现代的很多现象都和这些边缘的思想流派有关。伯林一直坚持的多元主义🧮的立场,就和他关注多种多样的思想流派有很大关系。

    此外,伯林能够同情地理解民族主义,但同时他也非常忧虑民族主义的☢毁灭性力量。伯林一直在探索如何在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间达成某种调和。

  3. 还是一个英国人

    1920年,11岁的伯林随父母移居到英国。18岁那年,伯林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后来又在这里工作。除了期间有几年在外为外交机构服务,他一直待在牛津大学,直到88岁去世。可以说,牛津就是他的家。伯林在牛津大学的时候是一个标准的学霸,23岁的他就被牛津大学的万灵学院录取为研究员(fellow)。万灵学院是牛津大学最特殊的学院,自己不招收学生,而是每年从牛津大学最优秀的学生中邀请一部分人来考试,再从参加考试的人当中挑选出两个人,成为万灵学院的研究员。这相当于从整个英国的精英里再挑选最好的尖子生,而伯林是历史上🌟第一个通过这个考试的犹太人。 伯林进入万灵学院之后,一开始是研究哲学,但后来转向了思想史的研究。他选择放弃哲学与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脱不开干系,他后来明白了自己并不擅长纯粹的哲学研究,于是就转向了思想史领域,成为20世纪英语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史家之一。

其实伯林也有刺猬的一面,他心里也装着一件大事:为什么有许多政治实践,原本出于非常美好的愿望,却在某些观念的指导下,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27|伯林II-价值一元论错在了哪里

伯林、波普尔、哈耶克都被归入一个共同的思想群落--“冷战自由派”

  • 这并不是一个内部一致、边界清晰的学派
  • 但具有一些“家族相似”特点:他们主要活跃在冷战时期,各自的学术专业虽然不同,但都属于广义的自由主义立场
  • 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格外重视思想观念的巨大威力,强调所谓“power of ideas”。他们认为,一些貌似很深刻、很正确、很有魅力的思想理论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危险。

伯林一生的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

  • 价值多元论
  • 他澄清了“自由”这个概念,提出了著名的“两种自由”的理论

价值一元论的吸引力

所谓“价值”,指的是那些我们认为重要的理念,比如平等、正义、自由、爱、善良、仁慈……你的价值观,这些理念构成了你人生意义的基础,也是你为自己的生活确立目标的依据。

而价值多元论就是主张人们追求的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而对于“什么是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价值多元论者认为,理性无法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

  • 价值一元论

    1. 并不是说世界上只有一种价值,或者人只能追求一种价值,它主张的是,表面上有丰富多样的价值,但这些价值在本质上是和谐统一的。
    2. 虽然价值多种多样,但它们可以用同一个评价尺度来比较,排出高低上下。低级的价值就应当服从高级价值,我们最终能找到一个最高的价值,所有其它价值都是从最高价值派生出来的。这样一来,表面上有多种多样的价值,实际上它们可以相互兼容,彼此之间也不会发生真正的冲突。
    3. 于是,价值一元论就引申出一个推论,就是对于“什么是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能让你做出最好的选择。

    价值一元论其实是相当高深的哲学观点,是西方思想史的一个悠久传统,可以一直追溯到柏拉图。

    1. 它挑战了朴素的常识

      谁会这么荒谬去反对常识呢?还是有人会去这么做,因为朴素的常识往往并不可靠,甚至是错误的。只是这些人也没法肯定自己对于价值多样性的朴素直觉是正确的。

    2. “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哲学方法论的意义上,价值一元论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持有这一观点的人们才会去主张,价值多样的表面现象并不等于价值在“本质上”是多元的。

    到了启蒙运动之后,价值一元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因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推崇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有一种倾向,就是质疑一切直观的经验现象,试图借助理性在表象之后找到一个本质。

    可以从价值一元论引申出一个观点:对于“什么是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存在着唯一正确的答案。因此,一元论的魅力就在于给出了一个最和谐美好的图景:我们可以用一种特定的价值去统领一切,摆脱多元价值的冲突,这会大大缓解生活的不确定性。

伯林说,无论对于理智还是情感,这种观念都是一种深刻的满足

伯林的反驳

伯林认为,一元价值只是一种幻觉,多元价值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消除的。如果执着于价值一元论,就很容易会去压制其它的价值和理想,干涉甚至毁灭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结果往往在实践中造成巨大的灾难。

对于价值一元论的错误:

  1. 伯林提出了一个叫作“多元价值的不可公度性”,所谓“不可公度”,就是说你找不到一把能够通用地衡量多种不同的价值,把它们排出上下高低的尺子。

  2. 伯林说,我们追求的许多价值,它们之间是不能换算的,都是彼此独立的“终极价值”。你不能说,自由是0.5份的平等,正义是1.5份的仁慈。一种价值有它独立的内涵,不能被换算为其它价值。你不能说实现了自由其实就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平等,反过来也一样。

    一个真实的案例:几年前在某个大学,一个学生在宿舍的饮水机里投毒,导致他的室友中毒身亡。

    • 死者的家属要求判投毒者死刑 他们遵循的价值是正义,杀人偿命嘛
    • 而投毒者的父母百般希望获得被害者家人的宽恕,说死者已死,让另一个年轻人偿命也无济于事 他们遵循的价值是仁慈,宽恕我们,人死不能复生

    如果让伯林来面对这个问题他会说,原则上无法解决。正义与仁慈都是人类的终极价值,但这两种价值不可公度,也常常无法调和:如果实现了正义,就无法同时满足仁慈;而如果用仁慈来宽恕凶手,那么就必须牺牲正义。

伯林有一段话说得触目惊心: ……我们要在同等终极的目的、同等绝对的要求之间做出选择,且某些目的之实现必然无可避免地导致其它目的之牺牲。所以,(我们)需要选择,需要为了一些终极价值牺牲另一些终极价值,这就是人类困境的永久特征✨。

注意,这不只是说“三观不合”的人才会发生冲突⚔,即便是价值观完全相同的一群人,甚至一个人与自己,也可能陷入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这才是价值冲突最深刻的困境。

价值是主观的和相对的吗

  • 难道人与人之间注定无法相互理解吗?每个人信奉的价值都不一样,那价值都是相对的吗?
  • 有很多人信奉价值多元论,但他们信念的基础是主观🤓主义,认为物理世界有客观性,而人类重视和珍惜的价值并不客观存在📡,所有价值都只对特定的个人或文化才有效。
  • 但伯林的价值多元论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价值客观论,他反对价值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伯林强调,价值虽然是多元的,但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想象的随意构造。
    1. 价值虽然多样,但不是无限的 他说,人类信奉的价值可能有几十种或者上百种,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70亿人就有70亿种不同的价值。
    2. 人类具有某种最低限度的“共通性” 即使双方价值追求不同,甚至可能会因此开战,但你我仍然可以想象、可以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追求这种价值

一元论对道德与政治生活提供的解决方案,不仅无法摆脱多元价值的冲突,反而引发了更严重的人类悲剧。为了避免人类悲剧,伯林反复告诫我们:应当抗拒形而上学一元论的诱惑,接受价值多元的人类处境。

伯林之所以崇尚选择的自由,恰恰是因为这种自由能够让人们在多种多样的生活理想中发现适合于自己的目标。

28|伯林III-你想要的是哪种“自由”

伯林发现,澄清自由一词含义的方法,就是把它“剖开”,分成两种类里。

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伯林说,在思想史上,自由可能有过两百多种定义,但有两种核心的自由概念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

  • “消极自由”

    简单来说就是我不想要什么、就可以不要什么,英文是“free from”,摆脱障碍的自由。

    消极自由强调的是维持一个不受干涉的领域。在这个意义上,消极自由更像是一种机会,只要保留了这个机会,就算什么都不做,你也保持了你的消极自由。

  • “积极自由”

    就是我想做什么、就可以去做,英文是“free to”,实现目标的自由。

    自由必定有一个行动主体。 在积极自由的概念里,主体常常有内部的划分:

    1. “真正的”“高级的”“理性的”自我,
    2. “虚假的”“低级的”“非理性的”自我。

    积极自由的目标往往是指,那个理性的自我能够主导自己,去实现高级的目标。

    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自律给我自由”,这里说的自由,就是克服自己非理性的一面,实现积极自由。

    如果你的目标是“什么都不做”,那就要检查一下了,什么都不做,是因为懒惰吗,是因为自暴自弃吗?如果是这样,你就是屈服于非理性自我,抛弃了自己的积极自由。

揭穿扭曲自由的“概念魔术”

伯林明确说过,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都是正当的终极价值,原则上没有高下之分。但这两种自由都可以被滥用和扭曲🧶,伯林想强调的是,积极自由的扭曲和滥用更具有欺骗性,更要对其保持警惕🧐。

  1. 消极自由

    • 伯林承认,在特定情况下,强制可能是必要的,消极自由有可能需要向其它价值让步,甚至做出牺牲。 ❗但是,牺牲就是牺牲。当自由必须被牺牲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说“这是牺牲了自由”换来了安全、秩序或者别的什么。而不应当玩弄“概念魔术”,把牺牲改头换面变成“更高的自由📈”。

    • 如果因为一个人幼稚、蒙昧🤪……必须强制才能使他不受害,那么就应该说,这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而对他实施了强制。 ❗但正当的强制依然是强制,不能被曲解为“顺应了他真正的意愿”。

  2. 积极自由

    • 伯林警告说,很多奴役他人的做法往往就是借助“积极自由”来给自己正名,但这是一种更加容易的滥用。因为与消极自由相比,积极自由离日常生活和经验世界更遥远。

      在经验世界中会发现:追求自由,是因为我们能体验到自由的反面。 我们有一种普遍、深刻、强烈而朴素的体验,就是强制,而强制的极端就是奴役。 “强制”这种苦难的体验与自由有最根本、最切近、最直接的关联,我们对自由的渴望,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对强制的不满、对奴役的反抗,所以我们会大声喊出“不要强迫我!🥊”

      伯林说,“自由的根本意义是摆脱枷锁、摆脱囚禁、摆脱他人奴役的自由。其余都是这个意义的延伸,或者是某种隐喻”。

如果自由只能用来形容一种状态,那么最有资格的就是“不受强制”。所以,在两种自由中,消极自由更接近这个词最原初⏰的含义。 在这个意义上,伯林更偏向消极自由。因为用消极自由的概念能让我们铭记自由最原初的含义,避免在眼花缭乱的概念魔术中迷失,也更有助于我们分辨出“假自由之名行反自由之实”的伪装和欺骗🌌。

29|马尔库塞I-“舒适的”不自由是怎么一回事

思想家是赫伯特•马尔库塞认为,还有一种比“强制”更加危险的控制方式,会让人心甘情愿地服从于制度的控制,陷入一种“舒适的”不自由之中。

新左派运动的“教父”

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席卷全球的抗议风潮,比如法国有“五月风暴”,美国有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等等。这些运动有着共同的特点:主体是青年学生,带有明显的左翼政治倾向,批判和反抗资本主义。 在这场运动中,西方青年学生崇尚三位精神导师,他们就是马克思和毛泽东以及马尔库塞。

马尔库塞面对美国社会的弊端,尖锐地批判说,美国这样的发达工业社会,是一种“新型的极权主义”。这里的极权不是集中权力的意思,它的英文是“totalitarianism”,这个词最初的意思是指一种无所不包的总体性,“totality”。 在西方思想界,极权主义原本特指纳粹那样的恐怖统治。马尔库塞作为纳粹政权的受害者,非常了解美国与纳粹德国的区别;🚩但他却说美国社会也是一种“极权主义”。

新型的控制方式

马尔库塞特别喜欢把褒义词和贬义词结合起来用。

他最著名的作品《单面人》中,开篇就写道:“一种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在发达的工业文明中流行……” 一口气加了四个正面词汇,最后形容的对象却是“不自由”。

“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合理而又民主的不自由”,就是说,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虽然享受着富裕的生活,实际上却处在一种总体性的控制之中,不知不觉地丧失了自由。因为这种不自由太舒适了,人们很难察觉,也就无从反抗,结果深陷在控制之中却无法自拔🕳。

马尔库塞说,这种新型的控制有两个特点:

  1. 隐秘 不需要暴力和强制,你也就不会觉得恐怖。
  2. 它能够有效应对自己的敌人,能够排斥、化解甚至“招安”反叛者,让总体性的控制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这种控制看起来如此强大,关键就在于两个字:贿赂。 这不是说一个人去贿赂另一个人,而是说社会💅去贿赂人民大众。资本主义让你享受舒适的生活,特别是满足你的消费欲望,用这种方式收买了你,换取了你的服从。而你甚至不知道自己被收买了,就心甘情愿地被它支配和操纵🤪。

所谓的“超级市场”,长长的货架中间,商品琳琅满目,但是很多商品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用,这可不是说什么高科技产品,而是很普通的日用品。

马尔库塞发明的一个术语,“虚假的需求”,不是源自你自然的生活需要,而是被市场营销制造出来的。例如,从功能上说,我们有大概十几种手提包也就够用了,但市场上现在有成千上万种手提包。 这里对美观的需要本身也是可以被制造、被操纵的,广告就是主要的操纵手段。现在很多广告都是去营造一种联想,暗示你使用这个产品就能获得时尚、有品位、令人羡慕的生活,或者就有了健康、阳光、魅力十足的自我形象🛍。广告把产品和“生活方式”“自我形象”绑定在一起,通过各种媒体话语,深深地植入你的潜意识之中。于是,很多时候你不是在为功能付费,而是在为某种“生活方式”或者“自我形象”的想象付费,而且甚至是付出十倍、百倍的价格。

这个消费社会是一个自我强化的系统⛵。它无限度地刺激人的物质需求和享受欲望,让人无止境地追逐不断更新换代的“虚假需求”。这个系统循环往复地运转,把每个人都卷进去,最终使“商品拜物教”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普遍信仰,这就是“非恐怖的极权主义”的奥秘。

30|马尔库塞II-我们是“单面人”吗

对于通过购买来获得的愉快,马尔库塞说是很有必要去质疑和批判的,因为不能屈服于资本主义的控制,这种生活使我们丧失了真正的自由,我们不仅要揭示和批判资本主义的控制,而且要发动实质性的社会变革。

普遍的异化

资本主义贿赂了人民大众,用满足消费欲望收买了普通人,让人们服从于社会的控制之下,但是只要人们心甘情愿,愿意接受这种贿赂,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对此,马尔库塞的回答是,因为这桩交易根本不公平,简直就是欺诈〰!富裕的生活和舒适的享受本身并没有错,但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太高了,几乎是无法承受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我们作为“人”的身份。接受这桩交易,我们就被“物化”,或者说几乎沦为了动物,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

在马尔库塞流亡到美国之前,他参与创立了一个学术流派——法兰克福学派。这个学派影响十分深远,后来成了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其特别重视所谓“青年马克思”的思想。

这背后有一个故事。1843年,马克思流亡到了巴黎。第二年,他在巴黎认识了恩格斯,同时也开始撰写一些论述经济学和哲学的文章笔记,但生前一直没有发表。这些手稿被雪藏了80多年,直到1927年才被苏联专家发现,在1932年编撰成书出版,书名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份手稿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写作的时候才26岁,所以被称为青年马克思。在这份手稿中,最突出的一个主题就是人的“异化”。

“异化”原本是黑格尔的一个哲学概念。在黑格尔那里,异化这个词指的是主体在自身的发展中,分裂出了一个反对自己的对立面,成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

马克思借用了黑格尔的这个概念,探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状况,发现了“劳动异化”的现象。马克思曾说,劳动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第一需要。但马克思接着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感到劳动是一种与自己对立的苦役,完全是异己的活动,这就是劳动的异化🧿。

在这份手稿中,马克思还说:“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这样的结果就是“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一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 在这段话的最后,“动物的东西成了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单面人”😋

马尔库塞就是最早关注和研究青年马克思这份手稿的少数西方学者之一。

在马尔库塞看来,这份手稿中充满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了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他认为,马克思所说的人类解放的理想,就是要克服人的异化,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理想。

在现代,普通工人也能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享受消费的快乐。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劳动工作仍然只是赚钱的手段和工具,消费和享受才是目的。

马尔库塞所说的“自由的奴役” 比如,一位白领女性,经常加班熬夜伤害了皮肤,所以需要购买护肤品。优质的护肤品很昂贵,所以她要追求升职加薪。这就要加更多的班,熬更多的夜,皮肤受到的伤害就更严重,于是就需要更优质、也更昂贵的护肤品和护理服务……在这个循环中每一个环节的决定,这位女性都感到是自由自愿做出的选择,但是最终却陷入了一种受到支配的奴役处境

在这样一个工作、生产、消费的循环中,人陷入了单一的生活模式--如何赚钱然后如何消费--人的思维模式也变得单一化了。 这是韦伯讲的工具理性,追求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的计算模式,主要关注的问题就是想如何赚更多的钱,然后如何享受更优越的消费。 表面上看,人好像也有自由,可以自己选择做什么工作,也能自由选择买哪一种商品,但说到底,这些“自由”都没有超出这个单一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人只是在这个无尽的循环中打转而已。

所以,马尔库塞说,资本主义社会不是真正自由开放的社会,而是“单面”,或者说“单向度”的社会,生活在这种体制中的人,也不是立体丰富的全面发展的个体,而是丧失了真正自由的“单面人”。

变革的必要性

马尔库塞相信,如果社会的进步仅仅只是越来越富裕,那就算不上是真正的进步,因为人的异化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深入更广泛地渗透和弥散在生活的所有领域。 这是一个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被商品拜物教所支配的社会,一种平庸而单面的世界。他认为,如果社会的进步只是变得富裕或者只是财产的转变,那就是对“人的解放”这一承诺的背叛,是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理想的背弃。

因此,马尔库塞呼吁真正的社会变革,摆脱资本主义的异化,去争取经济、政治和精神的全面自由。而这场变革在理论上需要一个前提,就是揭示资本主义这场贿赂的真面目,论证这是一个不可接受的欺诈交易。

31|马尔库塞III-“实质性的变革”是有可能的吗

在马克思的时代,阶级矛盾那么尖锐,资本主义制度也没有被彻底颠覆。在当今更富裕、大众生活更舒适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变革又怎么可能发生呢?

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丧失

  1. 革命行动需要主体。 在马克思的理论中,最有潜力的革命主体是工人阶级,可如今,革命的主体似乎已经消失了。
  2. 当代资本主义与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的控制方式有效地压制了社会革命的思想理念,也消解了革命所需要的行动者。革命的主体似乎消失了,至少变得难以辨识。 马尔库塞在一次访谈中说,当今社会,工人阶级已经很难被称作“无产阶级”了,因为他们不再是一无所有的。
    • 《共产党宣言》结尾处那震撼人心的呼唤:“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 但现在呢?如果发动一场革命,工人阶级可能会感到,自己会失去很多,而不只是锁链。

《单面人》中有一段流传很广的文字:“如果工人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并漫游同样的游乐胜地,如果打字员打扮得同她雇主的女儿一样漂亮,如果黑人也拥有凯迪拉克牌高级轿车,如果他们阅读同样的报纸” 这意味着原本激烈对立的阶级之间出现了同化。

马尔库塞说,“这种相似并不表明阶级的消失,而是表明现存制度下的各种人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着用以维持这种制度的需要和满足”。过去,工人阶级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今天,工人阶级也有“鞋子”穿了,也会变得“投鼠忌器”。

在马尔库塞看来,

  • 工人阶级已经被整合到了资本主义体系之内,这种整合甚至深入心理层面
  • 工人阶级曾经因为饱受压迫,爆发出反抗体制的否定性力量,但现在他们更关心如何进入体制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 他们曾经是革命的主体,但现在已经不再具有革命性,成为维护资本主义的保守力量

对异端的驯服

发达资本主义“标配”的政治制度是自由民主制,在这种制度下,我们从各种新闻报道中常常听得到各种质疑、辩论、批判和抗议活动。那么体制的控制和整合难道真是那么充分有效吗,它似乎并没有消除这些异端思想和反抗力量啊!

对此,

  • 马尔库塞也承认,民主政治给异端留下了空间。但他认为,所有这些质疑、批评、辩论、竞争、投票,甚至包括社会抗议运动,都只是在体制内部起作用,只能带来量变,无法突破体制本身,导致社会的质变。
  • 马尔库塞甚至认为,这些表面上热闹的批评、抗议,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社会控制模式的一部分。这些表面上喧嚣的“异端”并不能改变社会体制,反而造成一种假象,让这个单面的社会披上了自由多元的外衣。

马尔库塞的这种分析批判能令人信服吗?许多人都对此表示了怀疑。

但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来体现马尔库塞的洞见:

西方的摇滚乐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60年代达到鼎盛期。美国的猫王,英国的披头士,还有著名的滚石乐队,都是摇滚乐的伟大代表。

  • 20世纪60年代的摇滚乐有一个醒目的特征,就是激进的反叛性。 他们不仅抵抗传统价值,追求个性解放,而且鲜明地针对政治,积极介入各种政治运动之中,包括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和反战抗议,等等。摇滚乐有着广泛的大众影响力和号召力,又如此激进地反抗体制,看似应该会形成强大的反体制力量

  • 但是,结果是资本主义体制把摇滚乐给商业化了。 给你舞台,给你排行榜,给你巡演,给你发唱片;摇滚乐手成了大明星,获得巨大财富,进入上流社会,最终被这个体制吸纳。

马尔库塞在《单面人》中的一个观点:

在这种新的控制模式中,违背或超越主流的另类观念、愿望和目标,只有两种命运:

  1. 要么被排斥消灭掉
  2. 要么就是按照主流世界的原则被转化,转化为现存体制能接受的方式继续存活

解放的幽灵

虽然马尔库塞坚决地要求变革,但他也深刻地理解到,要让变革发生,难度非常大。曾经明确的革命主体消失了,而其他的异端分子很容易被体制“收编”。要想实现他所期望的“质变”,似乎希望渺茫。

但马尔库塞并没有放弃变革的希望。就像马克思一百年前曾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马尔库塞也表示,“解放的幽灵”正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徘徊。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并没有消失,它所维护的那种表面上的和谐统一只不过是幻觉。而幻觉不可能没有裂痕,“解放的幽灵”就潜伏在裂痕之中。

马尔库塞剖析这个社会,致力于揭穿这种欺骗性的统一,就是要把裂痕撬开,将解放的幽灵释放出来,在思想层面上为变革创造条件。 在工人阶级被收买之后,马尔库塞把变革的主体的希望寄托于体制的边缘人群,包括青年学生、失业者、流浪汉以及其他被压迫的社会底层。他们不是体制的既得利益者,还没有被收编。他们的抗争虽然缺乏自觉意识,但这些被压迫者的抗争,最有可能撕开体制伪善的一面。

马尔库塞呼吁一种“大拒绝”,呼吁人们去否定现状,不再沉湎于消费和享受,用“变革的主体性”取代“消费的主体性”,让抗议和反抗演变为真正改变世界的解放运动。 在《单面人》的最后,马尔库塞引用了本雅明写下的一句话:“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

自由主义及其批判者

32|路标-自由主义为什么会不断遭到挑战

自由主义不断被宣告死亡,恰恰表明它还活着,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但同时也表明,人们对于自由主义的主导地位心存许多深刻的不满。主要的原因是自由主义在现代的发展中遭遇了越来越强的平等主义的压力。

从“特权”到普遍的自由

  • 在古代社会,自由本来是一种“特权”。现在说到“特权”,通常是指“一般人没有的权利”。但其实“特权”最初的含义恰恰是“个人特有的权利”。英文中的特权叫作“privilege”,在词源学上说,它来源于两个词:一个是“private”(私人的),一个是“lex”(法律),特权就是这两个词合成的。它指的是“私人享有的法律权利”。
  • 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等级制被打破了,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法国大革命。大革命摧毁了等级制度,推动了新的普遍自由观念的广泛传播,人生而平等,应当平等地享有同样的自由。
  • 但是自由和平等之间很容易产生冲突 比如,让一个健硕的小伙子和一位天生腿部残疾的人赛跑,让他们自由竞争,结果是不平等的。那么为了平等,是不是要让竞争的优胜者,把赢得的奖品交出一部分来补贴失败者呢?但这不就侵犯了优胜者的自由了吗?

自由主义的家族特征

自由主义这个大家族不是无限多样性的,它必须有其边界,否则就不是一个有意义的概念了。

  1. 首先是界限,这是指内外差别,就是自由主义和其它思想传统之间的差别。 自由主义顾名思义当然特别重视自由,但这一点还不足以和其它思想传统做出区别。自由主义必定强调自由,但强调自由的未必就是自由主义。所以,倡导自由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事实上,自由主义倡导一种特定的自由,是个人自由,特别重视保障个人权利,视其为优先甚至首要的价值。

    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考察自由主义家族内部的差异

  2. 第一个维度是从空间上看地域差别的类型,主要是英美自由主义和欧洲大陆自由主义的传统, 前者的代表人物是休谟和洛克,后者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卢梭和德国的康德。前者有很强的经验主义取向,强调免于强制的消极自由;后者有很强的理性主义取向,强调自我主导的积极自由。当然,这个说法是比较粗线条的。

  3. 第二个维度更重要,它是从时间上看代际差别,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自由主义家族不同辈分的特性。 这个家族辈分最高的成员是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他强调个人自由和基本权利,主张国家最少干预,在政治上提倡宪政自由原则,被称为古典自由主义。后来到了19世纪,英国的约翰•密尔那一代,出现了所谓现代自由主义,他们非常注重社会公正和平等的价值,转向强调政治民主。

现代的“三全其美”

自由主义成为主流思想,不仅仅因为内部的多样性。更重要的原因是,西方社会很难找到另一个方案去替换它。这是因为,进入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普遍的自由平等,而在现代世界已经祛魅的大背景下,一旦有了普遍的自由平等,就一定会衍生出第三种诉求,那就是生活理想的多样化。

如此一来,自由、平等、多元,就成为现代世界无法逆转的基本条件。如果放弃其中任何一种,世界就会变成和现在完全不同的平行宇宙。而要兼顾这三种诉求同样是一件复杂困难的事情,很难找到一个完美的方案。

  1. 激进主义可能更注重平等和多元,但很可能忽视了权利的自由
  2. 保守主义强调自由,但可能忽视了平等,也压制了多元性
  3. 现代自由主义或许最有潜力来同时回应自由、平等和多元这三种诉求,兼顾三种价值

“全明星阵容”

33|罗尔斯-怎么才能实现社会正义

约翰•罗尔斯,20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没有之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罗尔斯“几乎以一人之力,复活了政治和道德哲学”。

罗尔斯最著名的研究成果就是他在1971年发表的《正义论》。这本书正文开篇是这样一句话:“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

“无知之幕”遮蔽了什么

分蛋糕:

  1. 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平均分,让切蛋糕的人最后选,这样才能分得最平均

  2. 有人反对,说每个人胃口大小不一样,应该按照需求来分才合理

  3. 又有人说,蛋糕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我们自己做的呀,应该按照做蛋糕的贡献大小来分配,这才公平

  4. 有人不同意了,他说,我没参加做蛋糕,可是整个聚会都是我张罗的,今天最辛苦的人就是我了,应该按照努力辛苦的程度来分配

  5. 寿星终于忍不住了:今天是我过生日好吗,分蛋糕为什么不是我说了算啊?

  6. 这时,罗尔斯出场了,他先指出分蛋糕的问题,难点究竟在哪里,然后提出了一个绝妙的解决方案

    • 难点在哪: 罗尔斯会说,你们每个人的意见都有些道理,也都很难反驳,所以会有分歧。为找出一个真正公平的方案,大家必须放弃所有偏见,一起来讨论,签订一个契约

      面对制定契约所带有的偏见,罗尔斯提出了一个天才性的构想。他化身成一个发明家,拿出一件神器,是一道大幕布,名字叫作“无知之幕”。

      你站到无知之幕的后面,就看不见自己了。不仅看不见,而且遮蔽了你的一切个人特征,不管是种族、性别、身体素质,还是年龄、智力、家庭背景,或者职业、财产、宗教信仰,这些特征你全都忘记了。

      不过,你只是对自己的特点一无所知,其它方面完好无缺。你有正常的理性能力,也知道要对自己好,知道怎么盘算才对自己最有利。你也知道一个人要正常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了解衣食住行和文化政治生活的基本状况。简而言之,你只是忘记了“自己是谁”。

    • 现在每个人都站到了无知之幕后面,罗尔斯把这个位置叫作“原初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你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特殊性,大家处在绝对平等的地位,每个人都是理性自利的人,而且是完全自由的,你可以用一切最有效的办法来争取自身的利益。 可以说,“原初位置”上那些绝对平等、彻底自由、完全自利的理性人,一起签订了一份契约。

    • 签订这份契约当然不只是为了分蛋糕,而是确立一套分配原则,用它来决定如何分配收益和责任的社会基本结构。其实,这个契约就是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在一起的规范原则。 签订契约之后,无知之幕就落下了,每个人都恢复了对自己的记忆,其实也可以说是重新投胎。

如何理解正义二原则

在《正义论》这本书里,罗尔斯用详细而严密的推理,考虑了各种不同的选项,得出了契约的基本内容。他六万多字的论证,最后得出来的关键原则,主要就是两条:

  1. “平等的自由”原则 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一系列基本的自由,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拥有个人财产的自由,等等。 为了确保自己特定的生活目标和方式不会低人一等,无知之幕后的人都会同意要保障每个人平等的基本自由。

  2. 默认的选项就是应当完全平等分配 我们能够接受某些不平等分配,但必须满足两项限制条件:

    1. 相关的职位和工作必须在“公平的机会平等”(fair equality of opportunity)前提下,向所有人开放。

      罗尔斯说的“公平的机会平等”要比一般的机会平等条件更严格。

      比如,大家想做公务员,机会平等就是大家都有资格去参加公务员选拔考试,然后择优录取。这不就满足了机会平等的要求吗?

      1. 罗尔斯认为,这还不够公平。因为考生的背景差异太大了,比如家庭出身、居住地点、教育资源甚至身体状况等差异,这些都会影响考试的结果。而且关键在于,其中有很多因素是你自己无法控制的。
      2. 罗尔斯认为,公务员考试设置了一条平等的起跑线,这是普通的机会平等。但这条起跑线根本不是平的,它其实是前一场赛跑的终点,已经有人在你前面,也有人落在你后面了。
      3. 罗尔斯认为要从最早的比赛开始就设置尽可能平等的起跑线,或者说,要把起跑线的平等往前延伸,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来保障你成长背景的公平。
      4. 这样才能满足“公平的机会平等”这个限制条件。
    2. “差异原则”,就是这种不平等,能够让处境最糟糕的人改善状况 有人这样认为:竞争的条件已经那么公平了,输了只能怪自己啊! 但罗尔斯不同意。他认为,造成社会不平等最深刻的原因,并不是自由竞争,而是人们的天赋差异,以及家庭背景和社会阶级地位的差异。把起跑线拉得再平,也无法消除天赋的差异。 对于改善不平等分配,最容易想到的办法,就是让富人缴更多的税,用税收来创造福利资源,其中一部分对最穷苦的群体予以救济。罗尔斯认为,通过税收来做二次分配方式不是最好的方式。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有一个符合我们道德直觉的思想,就是应当尽可能排除那些偶然的和天生的运气因素对命运的影响。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把废除奴隶制和封建等级制,把克服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历史过程看作通向公平正义的道德进步历史。

34|诺齐克-最自由的国家是什么样子

罗伯特•诺齐克对罗尔斯的理论提出了针锋相对的批评

两种哲学风格

  • 罗尔斯为人极其谦逊温和,认真对待自己受到的批评质疑,也做出了许多细心的回应
  • 诺齐克的名著出版之后,同样是评论如潮,但诺齐克一律不搭理,转向了别的研究领域

诺齐克对罗尔斯的《正义论》评价极高,称之为在约翰•密尔之后百年来最杰出的政治哲学著作,他说“从此之后的政治哲学家,要么在罗尔斯的理论框架内工作,要么就必须解释为什么不这样做”。 但是,诺齐克自己恰恰就是罗尔斯理论最著名的反对者。在《正义论》出版三年之后,36岁的诺齐克发表了《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提出一种不同的正义理论,这本书有相当大的篇幅就是在批判罗尔斯的正义论。

对罗尔斯的挑战

诺齐克认为,罗尔斯没有完全充分地尊重个体权利,理论不够自洽,只能算“半个自由主义者”。

比如:

  • 罗尔斯说,一个人天生的优势完全是偶然的运气,不应该由此获得分配的优势,除非这种优势能让处境最差的人获得改善
  • 诺齐克说,这岂不是把个人天赋当成了公共资源来分配吗?这样就侵犯了个人自由权,完全不可接受

当然,罗尔斯也不是主张要直接分配人的天赋,而是说,如果天赋优势让一个人获得了更高的社会经济收益,那么收益的一部分应该用来补偿处境最差的人。

在诺齐克看来,罗尔斯在政治权利方面坚持了自由主义原则,让每个人享有基本自由,但在社会经济领域,却没有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个原则,而是把平等分配当作默认选项,认为唯一可以接受的不平等的分配,必须满足两个限制条件(“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和差异原则的限制),所以,罗尔斯被称为“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者”——在政治和文化上坚持自由主义,只是半个自由主义者。

诺齐克的正义理论

诺齐克主张的就是一种完全彻底的自由主义理论,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社会经济问题上,都要把个体权利放到最高位置。这种自由主义被称为“自由至上论”(Libertarianism,也译为“放任自由主义”)。

诺齐克的论证有两个关键要点:

  1. 所有论证的起点是个体权利的绝对优先,对个体权利做出任何限制,都要给出很强的正当理由,方可被接受
  2. 主张要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全方位地坚持自由原则。尤其在社会经济问题上,他对一种不受任何干预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做出了道德辩护 诺齐克支持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主要是出于道德的理由,因为它最充分地尊重和保障了个人基本权利,所以能造就一个最为正义的社会。

诺齐克的观点当然不一定正确,但我们可以批判地看看。诺齐克讲的正义不是“分配的正义”,而是“持有的正义”。核心问题是,在什么条件下,我们持有的东西在道德上才是正当的呢?

  1. 我们最初能正当拥有的当然就是我们自己,诺齐克称之为“自我所有权”(right of self-ownership)
  2. 但仅仅拥有自己是活不下去的,我们还需要获得资源和财产,这里,诺齐克就提出了他的三项正义原则:
    1. “获取正义” 就是你所持有的财产在起点上必须是正当的,要么通过劳动占有了天然资源,或者接受了别人自愿的馈赠,反正是不能侵犯任何他人所有的财产
    2. “转让正义” 如果财产从一个人转移到另一个人手里,整个过程没有巧取豪夺,是通过自由自愿的交换或者馈赠,那转让就是正当的
    3. “矫正正义” 对那些通过不正当的方式得来的财产持有,不管经历了多少变化,都必须予以矫正

最小国家理论

诺齐克心目中理想的国家形态,是一种“最小国家”(minimal state)。

这样的国家行使的功能非常有限(因此是“最小的”):只要保障个体公民的基本自由和安全,以及确保合法契约的执行,就不应当再有其它功能。对于个人之间自由自愿的交易活动,政府也无权干预。

这样的最小国家,把个体自由置于绝对优先地位,会是一个美好的乌托邦,或者说是一个乌托邦的框架,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小乌托邦群体。佛教徒可以自由结成佛教社群,共产主义者也可以组成共产主义社群,唯一的条件是彼此自由自愿的同意。

两种不同的正义理论

  • 罗尔斯的理论是一种“模式正义”理论,就是社会经济的分配必须满足某种结构模式
  • 诺齐克的正义理论关注财产是怎么获得的,又是如何转移的,这是一种“历史正义”理论。只要财产的来路清白,无论多寡都是正义的,最后社会形成怎样的财富分布都是正当的。在他看来,“模式正义”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样做就是把一部分人当作了其他人福祉的工具,违背了康德“人是目的,而不只是手段”的道德理想。

35|德沃金-什么样的平等才合理

平等一开始只是理想,理想落实为现实需要过程。

首先对公民法律地位的平等要求,如果这方面做不到平等,就明显违背平等的理想。在今天,公民法律地位的不平等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另一方面的平等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那就是社会经济领域的平等。

平等的难题

社会经济领域的平等是一道特别困难的考题,且不说实践的困难,就是在理论上,都还没有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规范原则。

“平均主义”:

  • 搞“平均主义”肯定是不行,因为平均主义会让经济效率变得低下。
  • 平均主义其实也损害了平等 如现在有一场跑步比赛,平均主义就意味着,每个人都要同时抵达终点。如果是这样,那你就必须放弃起点的平等,所有入不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发生了一场著名的辩论,主题就是“什么的平等”(equality of what),有一位学者在这场辩论中非常引人注目,他是罗纳德•德沃金。

德沃金的理论很复杂,但可以从一个非常朴素的问题开始,我们研究了这么多平等,但我们追求平等到底为了什么呢?他的答案也很朴素,就是要一视同仁地对每个人好。对此,德沃金提出了两个原则:平等的尊重、平等的关怀。

平等的尊重

首先,要把每个人当作人,尊重每个人的自主性。德沃金说,我们要平等地尊重每个人自己选择的生活目标和方式。

人和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

  • 有人每天读莎士比亚,听“得到”App上的课程,思考哲学问题
  • 还有的人下班之后就喜欢看连续剧,刷搞笑视频,一边喝着啤酒或奶茶,一边说“这才是生活的滋味啊”,把这种时刻当作最高的享受

我们不应该要求国家必须引导大家过高尚的生活,因为这就是把一些人当成了工具,而没有当作人来尊重,违背了“平等的尊重”原则。德沃金认为,对于各种不同的生活理想和方式,只要本人自愿而且不伤害他人,那国家就不能干涉,也不应当偏袒,应该一视同仁,保持中立。这就是德沃金说的自由主义的“国家中立性原则”。

平等的关怀

德沃金认为,只有平等尊重还不够,因为尊重本身可以采取消极不干涉的方式。但尊重还应该有更积极的方式。因为实现各种不同的生活理想,都需要一定的资源,那么公平的做法就应该是,为实现这些生活理想提供平等的资源。

对此,一般常识的直觉是给大家“平等的待遇”。但是德沃金认为,平等关怀的原则不是简单地给所有人“平等的待遇”(equal treatment),而是要把每个人“当作平等的人来对待"(treating is equals),这就要考虑处境不同造成的不同需求。

敏于志向,钝于禀赋

平等的关怀要考虑实际需求的差别,然后给予差异化的待遇——这就是德沃金的意思吗?并不是。

德沃金指出,对于资源的需求,有些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偏好,比如对鱼子酱的需求;而有些是环境所迫,比如对口罩的紧迫需求,这两种需求不能混为一谈。

所以,要实现“平等的关怀”:

  1. 首先要识别哪些需求是自己不能选择的处境造成的 应当弥补处境造成的差别
  2. 哪些是个人自愿选择的偏好造成的 应当接受选择造成的差异,让个人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 德沃金持有的观点和罗尔斯有相似之处。他们都认为,所有自己无法选择的偶然因素不应当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因为这些先天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都是偶然任意,无论好坏,对你生活造成的后果,从道德角度看,都是你不应得的。
  • 而道德上应得的后果,就是由你自己的选择和努力造成的命运。

在德沃金看来,一个社会如果实现了“平等的尊重与关怀”,那么社会对个人的奖赏或惩罚,就应该是针对个人的选择,或者说个人的“志向”,而不是针对那些个人无法选择的天赋因素。“敏于志向,钝于禀赋”。

德沃金的主张和罗尔斯理论的区别:

  • 罗尔斯也提出了差异原则,关注那些处境最差的群体,但他没有区分“导致处境最差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那个爱吃鱼子酱的人,每个月都把自己的工资用来买鱼子酱,几顿就吃完了,然后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变成了处境最差的人,那么他应该被救助吗?
  • 德沃金可以回答,他会说对鱼子酱的偏好造成的困苦,是他的志向所致,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这就是他应得的处境,就不应该得到救助。

德沃金的基本思路:

  1. 在现代西方社会,公民的基本自由权受到宪法保障,这已经是根深蒂固的社会共识,无论是激进派、保守派还是自由派,在原则上都没有异议。
  2. 对于自由主义来说,要去处理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确立一种恰当的平等观。所以德沃金提出了“平等的尊重和关怀”原则,他相信,这就是“自由主义的平等观”,能够同时回应现代人对于自由、平等和多元价值的三种诉求。

36|桑德尔-当代人需要为历史事件负责吗

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是本书讨论的最年轻的思想人物,他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对罗尔斯的理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当代人要承担前辈的历史罪责吗

  • 一个国家是不是应该为历史上的罪责道歉?照理说,这是一个完全正当的要求

  • 但是也有人说当代人不应当为前辈犯的错道歉,理由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宣称,“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负责” 桑德尔认为,这样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当代人不必为历史负责”这种说法,背后的依据是一种道德理论支持,叫作“道德个人主义”。

    道德个人主义的主张就是相信每个人作为道德主体,都是自由而独立的个体。每个人自主选择自己的目标,为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也仅仅需要承担这种责任,不受任何超出个人选择的道德纽带约束。

    也就是说,个人道德责任的来源只是自己的自由选择,这和自己所属的群体、习俗、传统和历史等都没有关系。

    如果这种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个人就没有什么“集体责任”可言,也就无须为历史事件承担责任。

批评自由主义的个人观

在桑德尔看来,自由主义的基础是个人主义,是将单独的个体作为所有理论出发的原点:先有个人,个人之间签订契约,形成公共道德以及社会与政治的制度等,一切都从个体延伸展开。但个人并不是先于社会存在的一个“原子”。作为个体的“自我”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关系中被造就的,是被生活的共同体塑造而形成的。

在这里,桑德尔采取了一种不同的理论视野,就是“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社群主义强调,“个人是社会构成的”,先有社群,社群造就了个体,而不是先有孤立的个人,然后再由个人组成社群。这对自由主义所依据的个人观念提出了挑战。

桑德尔质疑罗尔斯:对于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桑德尔会说,无知之幕背后的人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故事,是毫无个性的抽象的个人,所有的人都完全一样,其实就只是一个人,也就根本谈不上“一起商议”社会契约了。

批评自由主义的社会观

自由主义往往倾向于“工具性的社群观”,就是认为社群只有工具性的意义。

  • 在诺齐克的理论中,国家唯一的功能就是保障个人权利,是个人追求自身福祉的工具。如果只是工具,那个人对国家就谈不上什么情感与忠诚。
  • 罗尔斯主张“情感性的社群观”,认为社会是一个合作互惠的体系,人们在合作中会产生善意和情感,建立共同的价值。但桑德尔认为,这种情感性的社群仍然没有真正的相互依赖,也就无法形成真正的团结。

桑德尔的社会观:社群不只是工具,也不只是合作团体中的情感依赖。事实上,社群有一种纽带关系,它在根本上定义了“你是谁”,它塑造了你的身份认同、生活理想、道德感与责任意识。 这是“构成性的社群观”:社群是“构成性的”,社群实际上“构成”了你这个人。

既然社群和个人具有这么紧密的“构成性关系”,那么个人就有了一种特殊的义务,桑德尔称之为“团结的义务”或者“作为社群成员的义务”,这不是你选择的结果,而是被社群给定(given)的义务,它并不取决于个人的自愿同意。

这个义务的道德约束性源于社群主义的道德认知:你生而带有一种历史,你的生活故事是更为宏大的社会故事的一部分,也蕴含于无数他人的故事之中,包括历史上你的前辈的故事。隔断了这种联系,就割裂了你的存在。因此,人们应当为自己(哪怕未曾谋面的)祖辈的行为担负责任。

37|沃尔泽-“原子化的个人”是怎么诞生的

个人主义是虚构的吗

个人主义这个观念非常奇怪:它假设,先有单独的个体,个体组成了社会,社会又造就了国家。但这种想法明显违背历史事实,也不符合我们的经验感知。对每个人来说,群体当然是在个体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个人也总是在社会关系中成长的,所以社群主义的观点似乎才更符合现实。

可是,个人主义这种“奇怪的”观念居然出现了,而且它从霍布斯、洛克、康德一直延续到罗尔斯,形成了一个思想传统。 如果所谓“原子化的个人”观念根本是虚构的,却成为自由主义的基础,那么自由主义的整个理论大厦就是建立在不可靠的沙滩上,随时都可能轰然倒塌!

相互矛盾的两种批评

对于上述问题,沃尔泽在一篇文章的开篇就指出,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有两个要点:

  • 针对理论 自由主义的理论根本歪曲了现实世界中的个人,把人当作脱离了所有社会义务的存在,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唯一的创造者,没有任何尺度与共同标准来指导这种创造活动。但这是对人的虚构,不存在这种“无所牵绊的个体”。
  • 针对实践 自由主义创造了自我中心的社会,这是一个“非社会性的社会”。 社会只是一群孤立自我的聚集地,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受到个人权利的保护,也因为各自主张自己的权利而分裂。 这就是当代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的现实:到处都是相互疏远的孤独个人,对公共和政治事务十分冷漠。

但是问题来了:一种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人,怎么可能造成有害的现实?如果你相信自由主义的理论虚构了不存在的个人,那你就无法谈论虚构之人的任何实践后果。换句话说,你不能既批评这种原子化个人是虚构的,同时又批评这种虚构的个人实际上造成了有害的影响。

沃尔泽锐利的目光,穿透了这两种批评之间的逻辑裂痕,指出这两种观点是相互矛盾的,无法同时成立。

高度流动中“后社会的自我”

沃尔泽认为,自由主义的理论真实反映了现实,所谓“孤立的自我”确实存在。个人确实是被社会塑造的,社群主义的这个观点没有错。但它的错误在于,没有看到现代社会已经改变了,正是这种新型的社会造就了“孤立的个体”。

现代社会的转变,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高度的“流动性”,总是在不停地移动和变化。沃尔泽分析指出,高度的流动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地理上的流动” 现代人的迁徙越来越方便了,越来越多的人进行着越来越频繁的移居。 人们自愿地迁徙工作、财产和居住的所在地成为日益明显的趋势。“这种地理上的广泛流动必然使人们对居住地的感觉大为削弱”,对单一的故土与故乡的忠诚被淡化,代之以对“外面的世界”的新探索。因此,地理上的流动使得“社群感的重要性似乎下降了”。
  2. “社会身份的流动” 人们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收入、教育和社会等级)越来越有可能与他们的父辈相左,对社群的信仰与习俗的传承不再是确定的。 如果对自我的理解来自一种叙事,那么今天的人们很可能会与自己的父辈讲述截然不同的故事。
  3. “婚姻关系的流动” 现代社会的分居、离异和再婚比例比传统社会要高得多,私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亲密关系变得更加不稳定。 这意味着孩子们更有可能从属于不同的家庭,也就难以从“一起生活的成年人那里听到连续的或同样的故事”。 由于家庭是个人的第一个社群,也是第一所种族认同与宗教信仰的“学校”,所以这种流动性必定具有反社群主义的后果。
  4. “政治上的流动” 人们的政治信仰会有更多的变动,对特定党派的忠诚也不再稳定。 随着居住地、社会地位以及家庭成员身份对形成个人认同所起的作用日益减小,人们对领导、组织、党派、俱乐部以及城市机构的忠诚似乎也在急剧下降。

脆弱的自愿联合

在高度流动的现代社会中,社群依然存在,但主要的类型改变了,沃尔泽把它叫作“自愿型的社群”。它和传统社群的最大差别在于它是一种“自愿的联合”,你可以把“自愿”理解为可以决裂或退出的权利。

  • 在新型的社群里,我们既能拥有社群,不再孤立,又没有失去自由和选择的机会。

  • 但沃尔泽指出,并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自由总是有代价的。因为越是容易获得和改变的关系,就是越不稳定的关系。原因未必是现代人总喜欢改变主意,更重要的是整个社会都在高度流动。

    比如,你很喜欢自己参加的那个马拉松俱乐部,但因为你要搬家到另一个城市,就不得不退出。如果其他人也有自己的原因放弃了,那俱乐部就只好解散。

由于前面所说的四种流动性始终存在,现代社会永远都处于运动之中,沃尔在把这种特征称作“后社会的状况”(post-social condition)。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那种孤立的、近乎原子化的自我,就并不是自由主义虚构出来的“先于社会的自我”(pre-social self)观念,而是“后社会状况”造就的“后社会的自我”(post-social self)观念。这反映了自由流动社会的现实,它从根本上失去了确定性和统一性,个人不得不随时重新创造自己。

那么有没有可能恢复传统的社群?让人们重新获得那些稳定的依恋关系、深刻的归属感以及可靠的生活理想呢? 这很难做到,除非我们在根本上改变现代社会的基本结构,否则我们无法限制那些自由的流动:移居自由、社会阶层流动的自由、婚姻自由以及政治认同的自由。所以,沃尔泽说“社群主义不可能战胜自由主义”。

个人主义源自古今之变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说中华文明是集体主义的,西方文明是个人主义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 所有文明起初都是群体主义的。 在传统社会中,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个人与特定的群体是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我们都是先诞生在一个社群之中,对自我的理解都是从“我是父母的孩子”“我是家族的一员”开始的,最终依附于一个特定的地方性社群。
  • 但在高度流动的现代社会,个人总是可以脱离任何一个特定的地方性社群。 这并不会让你变成一个完全孤立的原子,因为你总可以进入新的自愿型的社群。你会发现,真正“血肉相连”的,只是你和你自己。于是,那种无法分离、“血肉相连”的有机共同体就此成为一个过时的神话。
  • 人类存在的生物“界面”是个体的,这是基本的生物性事实,但它一直要到现代才展现出了它重要的文化意义。 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加剧,个体的重要性和优先性突显出来以后,生物界面的个体性在文化中的意义才得以彰显。个人主义这种“奇怪的”观念也就开始流行,成为自我理解的主导形态。所以,从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的转向,并不是东西文明的差别,而是古今之变所致。

38|泰勒-如何“成为你自己”

泰勒是非常有历史感的哲学家,他的学问兼容了欧洲大陆与英美的学术传统。他的巨著《世俗时代》可以说是泰勒一生研究的总结。

唯我论的诱惑

“盲人摸象”的故事,“道理很正确,编得很离谱”,在现实生活中,大家一般不会那么骄傲,多少都会承认自己的认识存在着“盲区”。

但在一个问题上,几乎每个人都非常自信,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只有自己才独具慧眼,看得比别人都更清楚。这个问题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

绝大多数人都相信:我自己本人最了解自己、更懂得自己。认为只有自己才对自己具有绝对解释权,这种观点叫作“唯我论”,常常和“个人自主性”联系在一起。

如果有人对你说,“我才理解你的根本利益,只是你现在还不知道而已”,这就是伯林指出的那种“概念魔术”,我们要警惕这种概念魔术,来抵制积极自由的扭曲和滥用。但是泰勒认为,如果仅仅从消极自由的角度来理解个人自主性,就可能陷入“唯我论”的盲区,会带来很糟糕的后果。

现代性的两难困境

自主性意味着我们能够自由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生活。可是,尼采和萨特都告诉过你了,选择没有什么标准。你选择,你负责,这就是一切,其它没有什么好说的。

有人平庸无聊,有人失落迷茫,也有人孤独无助……这些都不是他人的评判,不是外在的感受,而是我们自己能够真切感受的困苦。这样的精神困境在现代社会相当普遍。

  • 面对这种局面,有许多保守派人士会呼吁,自由主义的自主性理想是有害的,现代社会已经沦为一个放任的社会,人们毫无顾忌地标榜自我中心的理想。现代文化陷入了相对主义、享乐主义和自恋主义的歧途。这完全是自由的滥用,文化的堕落,还会损害民主政治,他们主张,必须限制自由、平等和多元化倾向,要由政治权威、宗教领袖或文化精英重新确立真善美的标准,用教育和传媒等各种方式引导教育大众。这样才能拯救现代人的道德迷失,防止文化的堕落和民主政治的失败。
  • 有很多人不会同意这种观点。20世纪的教训留下了太多惨痛的记忆,让人们对威权主义天然抱有戒心,从而抵制道德和文化的家长制方案。人们无法放弃个人的自主性,哪怕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让人陷入左右为难的现代性的难题:

  • 个人自由带来的病症是真实的
  • 但威权式的精英主义的解药可能是毒药

本真性的理想

泰勒在《本真性的伦理》一书中,回应了自由派和保守派的观点,并试图突破这种两难困境。

  1. 他不完全认可保守主义的立场 泰勒认为必须坚持个人自主性,也相信伯林主张的消极自由不可忽视
  2. 他想要比自己的老师往前多走一步 他要去探索,除了坚持消极自由、主张“我的地盘我做主”之外,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去应对自由产生的问题,更好地实现自主性的理想

泰勒就此提出的第一个主张:

我们不能放弃个人自主性 因为没有自主性,我们的生活就像是一个赝品,失去了“本真性”(authenticity)

在西方哲学中“本真性”有特定的含义:就是人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而不盲从于外在的压力与影响,这不仅是我们应对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道德理想

泰勒的研究发现,西方在道德思考的历史中发展出了一种“内在化”的要求:道德不只是迫于外界压力去做正确的事情,而是要和自己内心的良知相契合。 比如,奥古斯丁就说过,“通向上帝的道路经由我们的内心”。卢梭把这种与自己内心的接触感,表达为我们的“存在之感受”。再到后来,本真性成为伦理世界的重心,是我们作为真正的、完整的人不可缺少的要素 泰勒支持本真性原本是一种积极的、强有力的道德理想,它伴随着自由、责任感和生活的多样性,是现代文化的重要成就。

但你可能会质疑:由于这种特别主观化的意愿,现代人陷入了迷茫和孤独,保守主义的悲观和担忧。泰勒认为,保守派指出的许多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但这只是“本真性的扭曲”形态,本真性并不注定要体现为这种低级扭曲的样子,我们不能抛弃它,而是要有拯救本真性的理想。

拯救本真性的理想

这时候,泰勒转过身,针对自由主义展开批评。

泰勒认为,消极自由只是本真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不能把本真性与消极自由画等号。他指出,自由主义的观点存在一个盲区,就是把本真性强调的“忠实于自己”等同于“唯我论”的主张。只要依据自己的内心,就足以创造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于是,外部世界要么是多余的,要么是“自我实现”的障碍或敌人,但这恰恰是唯我论的盲区。

泰勒把这种唯我论的想法叫作“独白式的幻觉”。他说:“内在生成这种事情,如果理解为独白式的,则是子虚乌有。我对自我同一性的发现,并不意味着我独自创造了它。”泰勒说:我们无法单单依靠自己来构成自我,形成有意义的独特性标准。自我的理想是在对话关系和反思中塑造的。 在这里,泰勒提出了一个认知转变:要把本真性和“唯我论”之间的虚假联系一刀劈开。追求自主性,追求独特的自我,并且应当拒绝“唯我论”。

有些“独特性”不足挂齿,而有些独特性是有价值的,对此,泰勒解释说,一件事情是否重要、是否有意义,需要依据一个背景框架来衡量。 这个背景框架,定义了在人类活动最基本的方面,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意义的,并塑造了我们的“道德与精神的直觉”。 可是这个框架由不得我们选择,它是“给定的”,是我们共享的“无可逃离的地平线”。我们的生活是共同的生活,这个背景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前提。如果离开了这个框架,个人的感觉、选择和决定会变得完全不可理喻。 在这里,泰勒展现出他的社群主义视野。

如何“成为你自己”

  • 生活中各种对本真性的追求,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自我的独特性只有从自我的内部才能获得。现代社会有一种很流行的看法,认为事物的价值是主观的,是“自我”赋予的。我珍视或看重某种事物,不是因为它本身内在固有的价值或意义,而恰恰是因为我看重它、珍视它,它才变得有价值。
  • 但那些看似“自我赋予”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仍然是有渊源和来路的,是由许多经历和故事造就的,也是在社会生活的关系中形成的。
  • 所以泰勒认为,自我无法凭空创造发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标准。 自由选择和价值判断需要依据价值尺度,而价值尺度不可能由“自我”来发明创造,我们只能“选用”和“改造”价值尺度。

在祛魅之后的现代世界,我们好像失去了任何标准,但泰勒告诉我们,意义和价值的标准依然存在,就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共同背景之中。 但现代和古代不一样,这个共同背景并不是一套清晰固定的规则或公式化教条,而是一种资源。它有着丰富的多样性,为意义和价值的选择标准提供了资源;它并没有机械地决定我们具体的生活理想和选择。正因如此,个人的选择仍然必要,对话和反思才有意义。

本真性的理想:

  1. 让我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
  2. 要求我们不要陷入唯我论的独白,积极地介入对话和反思
  3. 最终,向对话和反思开放,让自我变得更加清醒、更加丰富,才能更好地“成为你自己”。

39|哈贝马斯-为什么“交谈”是一件非比寻常的事

德国的大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

让我们来尝试一件哈贝马斯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通过阅读不足5000字的内容,“拿下”哈贝马一位当今世界上最有名、最难懂的理论大师!

韦伯难题

韦伯对现代性的诊断:世界祛魅了,现代社会越来越理性化了,但理性本身却分裂了,分成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现代社会在人生理想、道德规范和政治生活这些涉及价值判断的领域,陷入了相互争执的多元主义,韦伯把这个局面叫作“诸神之争”。我们只能接受工具理性的巨大成就,同时承受价值理性衰败的后果。

20世纪80年代,哈贝马斯发表了两卷本的巨著《交往行动理论》,英译本长达970页,其中韦伯的名字出现了两三百次。他当然知道韦伯问题的深度和难度,但最终,哈贝马斯出色地回应了这个挑战,也获得了堪称伟大的思想成就。

在人间:主体间的交往行动

韦伯难题之所以困难,就是因为公共生活的规范性原则失去了共同依据:你不再可能诉诸高于人类的神秘存在,因为世界已经祛魅;你也无法依靠人本身,因为每个人各有主观的判断标准。

哈贝马斯回应说,这个希望不在天,也不在人,而是“在人间”!中文的“在人间”是指人们生活的社会,但同时也暗示了人类生活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活动。 哈贝马斯发现,人不只是一个主体;我们生活在人间,通过和他人交往,继而展开社会生活。如果人类所有的活动都发生在人与人之间,那么主体与主体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关系,哈贝马斯称之为“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

为什么生活“在人间”,就会形成哈贝马斯说的“主体间性”呢?他的回答是,因为我们说话。人类是语言的动物,所以人不是独白的存在,而是在人间交往对话的存在。语言交流,互相交往是我们所有行动的共同基础。 哈贝马斯区分了几种不同的言谈行动。

  1. “策略行动”,你的言谈只是要达到特定的功利性目标 这时候语言只是你的策略工具。这时候你使用的理性,其实就是工具理性。比如,打赢一场诉讼案,完成一个被指派的任务,或者把意中人“追到手”。
  2. “交往行动”(communicative action),是为了真正理解彼此而展开的对话交谈 比如,我们和同事在工作之余聚餐,或者你在追求伴侣成功之后还继续谈恋爱,这些都是为了真正理解而交谈

交往理性的作用与条件

哈贝马斯认为,好好说话这件事本身有很深的道理。这不只是解决矛盾的调解机制,他从中发现了一种理性的类型,这种理性既不是工具理性,也不是主体性的价值理性,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交往中的理性,哈贝马斯称之为“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借助大量的语言学、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发现并且论证交往理性是客观存在的,这“交往理性”就是哈贝马斯为“韦伯难题”找到的解药——好好说话,这其实是我们生活中规范性共识的源头。

比如,有时夫妻发生争议,

  • 双方可以查文献做研究,然后在讨论中来权衡利弊。这种讨论,最后未必能达成共识,但比任何其它方式都更有可能达成共识,因为他们都在运用交往理性。
  • 但如果丈夫说,哪来这么多废话,家里的事情我说了算;或者妻子说,孩子的事情我才有发言权,这时候策略行动就压倒了交往行动,哪怕最后双方得出一个结论,却不是通过“交往理性”达成的共识,而是没有规范的妥协或宽容。
  •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和别人达成共识,并不是某个人的“道理”说得我们都无力反驳,而是因为在好好说话的氛围下,出于彼此的信任和平等尊重,大家一起把道理讲通了。 所以我们能合作,能建立良性的公共生活,不是因为消除了主体性的主观分歧,而是通过运用“交往理性”,绕了一个弯,才达成的。讲道理达成的规范共识有真正的约束力,因为这种共识有真正的理由,能够让彼此心悦诚服。

哈贝马斯还提出了“交往理性”的运用条件,就是去发现人与人之间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谈得好,才可能达成彼此心悦诚服的共识,这包括两个方面:

  1. “言谈的有效性” 需要四个条件:可理解、真实、正当和真诚
  2. 交谈需要的“理想言谈情景” 这个情景也需要四个条件,总的来说就是保证所有参与者,能够平等地、自由地展开理性的讨论

交往理性是乌托邦吗

可是,感觉哈贝马斯太不现实了!人怎么可能这么理性?哪有这么理想的言谈条件?这完全是空想的乌托邦吧?

“几何圆”,世界上的“完美的圆”,现实中谁都画不出,最接近它的是用圆规画出来的圆,但严格说来,圆规画出来的也不是“几何圆”,可正是因为“几何圆”的存在,我们才能无限逼近这个理想的圆。

交往理性也是如此,理想的交往行动在现实中非常罕见,但有了哈贝马斯确立的标准,我们能够更清晰地分辨谁在好好说话、谁更讲道理,以及在日常交往中如何改进自己的言谈行为。

  • 哈贝马斯认为,工具理性有自己适用的领域,在技术、经济活动和官僚体制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把这个领域称作“系统”
  • 但人类活动在“系统”之外还有一块是精神生活、道德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领域,哈贝马斯称之为“生活世界”。
  • 韦伯非常担忧工具理性的无限扩张,哈贝马斯也格外重视这个问题。 他认为如果“生活世界”的规范原则仅仅屈从于工具理性,那就是“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 而交往理性为我们的生活世界确立了理性规范的原则基础,以此能够抵御“系统的殖民”。在某种意义上,“韦伯难题”真的有了应对的出路。人类的现代生活,不会因为价值判断的多元化而注定陷入“诸神之争”的命运。

尾声 后冷战时代的争论

40|路标-后冷战时代的世界秩序

1989年柏林墙倒塌,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大阵营持续了40多年的冷战就此结束。从1991年至今的岁月,被称为后冷战时代。

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时代呢?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1997年8月31日,西方许多媒体都报道了一个大新闻,就是“戴安娜王妃之死”。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教授说,戴安娜之死是“全球化的缩影”。

英国的王妃,带着埃及的男友,在一个法国的隧道里撞车,开的是一辆德国车,安装着荷兰的发动机。司机是一个比利时人,喝多了苏格兰的威士忌。追赶他们的是意大利的狗仔队,骑着日本的摩托车。为她治疗的是一位美国医生,用的是巴西的药品。这个消息是一个加拿大人传出的,使用的是比尔•盖茨的技术。而你可能是从一台电脑上读到了这个消息,电脑用的是中国台湾制造的芯片,韩国生产的显示器,在新加坡组装,运到硅谷,最后由一个墨西哥非法移民送货给你……我的朋友,这就是全球化。

随着冷战的结束,曾经分裂的世界开始融合,开始了新一轮的全球化,这正是后冷战时代最显著的特征。 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和文化之间总是存在差异,随着相互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一些原本容易彼此包容,或者至少可以漠不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凸显,甚至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冲突。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就是一个例子。与全球化浪潮一同到来的就是反全球化的浪潮。

  1. 最初兴起的反全球化力量,大多来自国际秩序中的一些弱势国家或群体,它们感知到需要抵御来自西方的冲击
  2. 但在最近几年,西方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强劲的反全球化势力,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崛起,体现为排外、反移民和脱欧等现象

“历史终结论”与“文明冲突论”

和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这两种现实趋势相对应的,是两种相互竞争的论述:

  1. 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 福山在1989年发表的文章是《历史的终结?》,三年之后,他去掉这个问号,把文章扩展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福山在冷战的末期提出了“历史终结论”。他的观点用最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政治是最好的制度选项,历史发展到这一步就抵达了终点,意识形态的竞争已经结束。 他的文章发表两年之后,苏联解体了,西方赢得了冷战。“历史终结论”成为这种胜利的理论解释,福山也被视为先知般的思想人物。
  2. 亨廷顿则提出的“文明冲突论” 亨廷顿则在1993年发表的文章是《文明的冲突?》,三年之后他也去掉这个问号,把文章扩展成了一本书,书名就叫《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9·11”事件对“历史终结论”几乎像是当头一棒,西方思想界开始追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又要如何理解新的冲突?于是,“文明冲突论”走到了台前,它的要点就是,世界上有七种主要的文明类型,西方文明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有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等。 亨廷顿认为,在意识形态的冲突结束之后,“文明之间的冲突”会成为世界冲突的主要形态。

“制度”与“文化”之争

福山与亨廷顿的争论,重新开启了我们对政治学领域一个经典议题的讨论,那就是“制度”和“文化”之争。

  • 福山认为,政治上的自由民主制和经济上的市场资本主义是现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并不专属于任何特定的文化。实际上,这种制度选择,虽然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但文化并不是决定性的。福山相信,这种制度在本质上是现代化的结果,而现代化是全人类发展的普遍逻辑。

    文化会对制度产生影响。但福山强调,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也可以转变文化,也许转变的过程漫长而曲折,但不同的民族国家终究会在制度选择上越来越相似,同时仍然能保留自己文化的特色。 福山是日裔美国人,而日本就是能够印证福山观点的一个典例——它既有最现代的政治经济制度,又很好地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文化。

  • 亨廷顿认为福山低估了制度对于文化和宗教传统的依赖。 在他看来,自由民主政治和市场资本主义都高度依赖于西方文明,尤其是民主政治,它是基督教文化的特定产物。 所以,非西方文明很难接受西方文明的制度,日本只是一个例外。

“正在进行时”的问题

福山与亨廷顿都同意,冷战时代的那种意识形态的冲突结束了。

他们的分歧在于:

  • 福山认为世界各国的制度会趋同,变得大同小异
  • 而亨廷顿主张冲突不会结束,只是改换了类型,转变为文明之间的冲突

41|福山-“历史终结论”究竟在说什么

“历史终结论”提出的背景

“历史的终结”并不是在宣称由一个个故事构成的历史终结了,它是福山的一个哲学论断,紧接着他又用政治科学的方法论证它。

《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是福山的第一本书,这本书包含了两种论证方法:历史哲学的论证和政治科学的论证,福山希望把这两种论证结合起来强化他的论点。

历史哲学的论证

马克思告诉我们,历史有一个普遍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解释所有的历史事件。历史有自己发展的过程和方向,会从低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最终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学术名称是“普遍历史观”。

福山也采用了类似的历史观。“历史终结论”主张,历史发展有自己的方向,我们最后会走到历史的终点——自由主义民主。

“End of History”:

  1. “History” 这个大写的历史,不是实际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而是一种故事的讲法。 这种讲法很厉害,能把所有故事一网打尽,全部纳入自己的讲法中,整理出一套规律,这就是大写的历史,即“普遍历史”。

  2. “End” “End”有终结或者终点的意思,还有另一个含义,就是“目的”。 福山自己说过,他是在双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的。历史因为已经抵达了目的地,不会再往前走了,所以它就终结了。 黑格尔早在1806年就提出了历史的终结,后来马克思发展出一个重要的升级版,而现在,福山又提出了自己的更新版。只是,福山的版本至少在两个方面与马克思的版本不同:

    • 福山设想的历史目的地与马克思的构想不同

      •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人类未来要抵达的理想社会
      • 福山说,“历史的火车”提前到站了,自由民主制就是最终目标
    • “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 马克思说,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 福山认为,根本的动力是“为承认而斗争” 在福山看来,人生在世有一种根本需求,就是“获得承认”,要求别人承认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人类对于承认的需要绝不亚于对经济的需求。 福山的这个观点其实借鉴了早期学者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研究阐释。

        在某种对黑格尔思想的阐释中,为了“获得承认”的斗争从奴隶社会开始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奴隶承认奴隶主,满足了奴隶主的承认需求。但奴隶没有获得承认,就开始反抗奴隶主。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始终有不同阶层和身份的群体加入这场斗争。

        福山相信,这种斗争比阶级斗争更加根本。 只要人类获得了承认不是相互对等的,历史就有矛盾冲突,也就有了发展的动力。直到有一天,普遍而平等的相互承认来临了,发展的动力就被耗尽了,历史的火车头也就停下来了。 自由民主制在原则上已经实现了这种平等的相互承认,所以他宣告“历史终结了”。

政治科学的论证

福山给出了一套政治科学的论证,其中援用了一种普遍化的现代化理论。 普遍化是什么?就是说一个国家,不论文化有什么特殊传统,只要搞现代化,最后都趋近普遍的共同模式。现代化的国家虽然各有特色,但在制度上大同小异。

福山为现代化的普遍化进程,做了个三阶段的推论:

  1. 只要人类追求现代化,就会发展科学技术
  2. 发展科学技术,就会采用市场经济
  3. 而发展了市场经济,就会导致自由民主制

展开讲解,它有以下三个步骤:

  1. 作为推论的起点,任何现代化发展都必然要发展现代科学技术。 所以,科学技术的模式必定会普遍化,这是现代化进程的基本动力和共同平台。

  2. 从科技推论经济 福山认为,科学技术的成果要实现效益最优化,就会引导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因为市场经济是效益最优化的经济制度。虽然这两者之间的逻辑递进关联并不是决定论式的,但仍然相当紧密。

  3. 从市场经济推出自由民主政治 虽然,经济与政治之间存在比较强的关联,但它们不是直接简单的因果关系。 福山认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导致一系列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的变化。伴随着一系列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参与政治。

    可是,为什么经济发展了,人们会想要参与政治呢?

    人的生活好了会要求什么呢,“饱暖思淫欲”吗?福山说,不对,应该是“饱暖思承认”。人们有“获得承认”的需求,希望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得到认可。

    福山考察了各种类型的政体,认为自由民主政体才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平等而自主地参与重要公共问题的决策,从而感受到生活的自主权,也就获得了尊严和价值感。

    因此这种政体最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获得承认”的需要,这就解释了经济发展会引向自由民主政治的逻辑。

争议和批评

福山提出“历史终结论”至今已经30年了,其间受到了无数的质疑和批评。 比如有人说,自由民主制需要变革和改善的方面还很多,怎么能说它就抵达终点了呢?

  • 在福山看来,这种批评是对他的误解。历史的终结并不是说世界上不会再发生新的事件了,现实的冲突和斗争还会持续,但就意识形态而言,他认为自由主义是最优的选项。 但福山强调,这不是实践的胜利,而是理念的胜利。许多对西方社会现状的不满,恰恰是因为实践没有达到理念的标准。这并不意味着,自由主义的理念本身还有任何能真正与之匹敌的竞争对手。

    对于当今世界其它的意识形态存在,福山他会说,其它这些政治模式,通常都说自己是本民族文化的产物,或者是特殊国情的产物,而不会宣称自己的模式是一种普遍的政治正当原则。 因此,作为普遍历史的终点,就只是自由主义民主。

  • 还有许多批评并不是出于误解,而是正当合理的反驳

    “历史终结论”究竟是一个哲学理论,还是一个政治科学理论? 如果是一个哲学主张,只要逻辑自洽,你就可以坚持自己的一家之言; 但如果这是一个社会科学理论,那就要接受事实证据的检测,而且必须是“可证伪的”。

    目前对政治发展现实的考察,既存在对“历史终结论”有利的证据,也存在不利的证据: 比如,20世纪70年代之后,许多东亚地区在威权政体下获得了高速的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脱离民主化的普遍进程。因此,西方学界曾流行过所谓“东亚例外论”。 但到后来,韩国等东亚地区开始了民主化转型,就打破了这种例外论。

来自中国的挑战

事实上,真正对福山的理论具有挑战力的经验证据来自中国。

福山承认,民主化的进程可能会出现回潮和逆转,也承认这个进程比他最初预想的更漫长,也更艰难。 但是,他至今仍然没有放弃他的一个核心观点:自由主义民主体制之外的现代化模式,迟早会面临民主化的压力,会遭遇巨大的挑战而难以长期维系。

但是,福山反复指称的“长远”到底有多远?经济学家凯恩斯有句名言:“就长远来说,我们都会死的。” 如果只是说,这没关系,因为“长远以后”这种趋势会出现的。但这种回答的有效性依赖于未来的证据,似乎总是可以通过延迟判断来回避反例,那就不足以满足“可证伪性”的要求。

42|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吗

福山的老师塞缪尔•亨廷顿提出的理论,就是与“历史终结论”针锋相对的“文明冲突论”。

当代世界的认知地图

“文明冲突论”,最简单的概括就是,一张地图和一个警告。 亨廷顿先画了一张新的世界地图,叫作世界“文明圈”地图,然后发出了一个警告,告诫西方注意防守,避免扩张,不要去推广那些普遍性的价值。

要理解世界政治格局,你就需要一种认知地图。对于地球的划分,在亨廷顿看来,最好的画法,就是用“文明”作为分界单位,他将世界划分为七个主要“文明圈”: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还有非洲,它有可能成为第八个文明。

他相信,文化价值和宗教具有持久性,是影响国家政治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

理解文明的冲突

依据这张“文明”板块划界的地图,来看待世界秩序:

  1. 亨廷顿怀疑“西方文明优越论” 在他看来,所有的文明都更重视自己的价值,文明之间没有什么高低优劣之分。
  2. 亨廷顿认为文明很难改变 他当然知道世界不是静止的,会随着历史发展而变化,科学技术会普遍化,甚至经济方式也可能变得相似。 但是,他不同意福山的最后一个推论——经济发展会导致文化和政治制度的趋同。亨廷顿坚持主张,一个文明的核心价值几乎是不可改变的。比如,西方的自由、平等、个人主义、民主等价值,都是基督教文明的产物,并不是普遍性的价值。
  3. 亨廷顿认为当今世界西方文明在相对的衰落,美国不再可能成为全球的霸主 虽然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文明仍然重要,但中华文明圈的力量随着经济发展正在增长。所以,西方再也不可能让其它文明“西方化”,必须放弃这种幻想。
  4. 亨廷顿强调,要承认文明之间确实存在差异,他称之为“文明的断层线”(the cultural foilt lines)。冲突的危险就蕴藏在断层线之间,文明的差异不可能消除,所以冲突的危险也持久存在。
  5. 亨廷顿认为,要重建世界秩序,最好的办法是让每个文明圈内部的核心国家来主导“圈内秩序” 然后,在文明圈之间,展开平等对话协商、彼此妥协让步,以此控制冲突,防止冲突激化走向战争。

批评与争议

“文明冲突论”遭受的批评:

  • 人类冲突的原因有多种,宗教以及文化的差别可能是其中一种原因,但未必最为重要。“ 文明冲突论”首先就解释不了冷战,冷战对抗的两大阵营并不是按“文明的断层线”展开,而是根据意识形态来划界。 虽然亨廷顿针对的是后冷战时代的问题,但他理论的依据是更大尺度的人类历史。

  • 文明圈内部也会发生冲突,而且常常比文明之间的冲突还要激烈 比如,历史上基督教文明内部就有过血腥的宗教战争,而伊斯兰文明内部也发生过“两伊战争”,还有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长期争斗。 如果说文化和宗教的隔阂是冲突的最重要因素,那如何解释同属一种文化的人们会发生那么严重的冲突,甚至比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还要激烈呢?

  • 亨廷顿相信文明的核心价值基本上不可改变,但你可以找到不少反驳的例子 而最有力的颠覆恰恰来自亨廷顿自己:

    1. 2004年,亨廷顿出版了一本新书,题为《我们是谁?》,其中阐述了他心目中的美国文化核心,主要是英国新教徒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包括职业道德规范和个人主义、英国的语言、法律制度、社会制度和习俗,等等。
    2. 但他在书中表示担忧,外来移民的涌入和文化多元主义的盛行,使美国出现了文化的分裂,正在失去自己的文化传统。

    作为西方文明核心的美国都有可能丧失自身文化传统的危险,那么文明怎么可能是牢固不变的呢?比如,韩国被亨廷顿划入儒家文明圈,但韩国的基督教徒不断增多,已经占据了人口的三分之一。

  • 因为文化会相互接触,所以也会互相影响和改变

他们之间的分歧其实可以用中国的两句老话来表达:福山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亨廷顿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两人分别揭示了文化变迁的一面与文化固化的一面,但世界的真相可能是在两者之间。

43|结语-现在是新的历史转折点吗

人类的故事要怎么讲

思想的一个重要功用在于深入地理解现实,去“讲通”现实世界的故事。 但现在我们发现,人类的故事越来越难讲了。

自由主义的思想论述——它在西方国家内部和国际领域都遭遇了挑战。故事还是要从全球化说起。

国家内部:“精神内战”?

福山和亨廷顿两位思想家当时都没有料到全球化造成的一个后果:当今重要的冲突之一,不是发生在国家之间,而是来自国家内部。

同一个国家内部在很多大问题上存在着针锋相对的两极对立。比如在美国,对于特朗普,有人恨之入骨,有人爱得要死。在英国,民众对于脱欧问题分裂为高度对立的两派。在德国,对于移民问题的态度也同样分裂。这种现象叫作“精神内战”。

全球化的时代出现普遍的“精神内战”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

  1. 在经济层面上,有一位研究平等问题的权威经济学家米兰诺维奇,他在研究中发现,新一轮的全球化带来了两个消息:
    • 好消息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缩小了
    • 但坏消息是大部分国家内部阶层不平等加剧了 硅谷的大公司在全球化中获得了巨大收益,而传统制造业地区却走向衰落。硅谷的程序员和底特律的蓝领工人,他们的经济差距就拉得更大了。
  2. 在文化层面上,全球化带来了大量的人口、资本、信息和物资的跨国界流动,这导致各国本土的传统价值、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都遭到了全球主义的强烈冲击。 尤其是近年来,移民和难民的涌入,恐怖袭击时有发生,这让欧美国家感受到文化冲击,激发了它们更为敏感和尖锐的反应。而主流的多元文化主义和全球主义,却没有提出有效的方案来回应。

21世纪新一波的全球化造成了一条深刻的“断层线”。这条断层线是出现在每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学家最近几年发现,欧美国家出现了“民主衰退”,这在过去都是在那些刚刚完成民主转型的国家才会发生的事情。可是到了现在,哪怕在西方国家内部,自由主义的故事也越来越难讲通了。

国际领域:秩序的衰落?

现在地球上还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但并非完全没有秩序。西方主流意见曾相信,存在一个叫作“自由国际秩序”的机制。 但现在有不少学者指出,这并不是真正的全球秩序或国际秩序,而是一个区域秩序。它实际上是二战结束后,在美国主导下建立的主导北美和西欧国家的秩序,可以叫作“大西洋秩序”。

  • 按照“大西洋秩序”,这些国家都采取非常相似的制度,就是自由主义民主和自由市场经济。西方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曾经相信,这个秩序可以不断扩展,最终会成为覆盖整个世界的全球性秩序。
  • 这造成一种错觉,以为这种自由秩序很容易“普遍化”。 许多西方思想家过高估计了这个自由秩序的普遍有效性,认为这是全球适用的国际秩序,却忽视了这种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实际上依赖于许多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 刚开始在“大西洋秩序”下的主要是西欧和北美,加起来只有近10亿人口。然后不断扩容,要把新兴经济体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一些拉美国家,大约有30亿人口)全部纳入。这么大的体量,因为过载而事故频发。 亨廷顿看到,这个“自由秩序”不只是单纯的制度,它其实带有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原则。在向外扩展的过程中,自由秩序会深度介入非西方国家的内部秩序。有不少非西方国家在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表现出了“抵制西方化”的各种反弹。

全球化已经造就了一个高度相互依赖的世界,任何国家都需要和其它国家打交道;既然要打交道,就需要有规则和秩序。没有基本的国际秩序,就会步履维艰、险象环生。 而在今天,美国的“退守”,英国的脱欧,WTO的失灵,贸易争端的加剧,各种分离主义、反移民和排外的浪潮汹涌而起…… 人类进入了新一个年代,曾经的“历史的目标”和“宏大历史的故事”似乎消失了,人们现在都在讲述各自不同的小故事。当下,似乎只有中国仍然在积极推进全球化,畅想人类的共同命运。

汇聚还是分离

早在1964年,加拿大传媒理论家麦克卢汉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地球村”(global village)。而全球化造就的更像是一个“地球城”(global city)。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城市的居民,无论在积极或消极的意义上,相互依赖的进程仍然在不断加深,这个“地球城”是我们唯一的世界。

分离的渴望,恰恰是由于我们正在彼此靠近。因此,分离并不是汇聚的根本反转,只是汇聚不良的应急症状,是因为靠得太近而产生的阵痛与焦虑。在我们通常的感知中,人们是因为冲突才会出现分裂,是因为有共通之处才会走到一起。但如果把视角拉得更远来看,人类的历史恰恰是一部“因为冲突而汇聚到一起”的故事,更确切地说,是经过冲突、达到共通、最终汇聚到一起。 而且,让我们走到一起的原因有时并不是彼此喜欢,而是我们面临共同的威胁和挑战:气候和环境的危机,极端主义对安全的威胁,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全球疫情传播的冲击,还有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的扩大。所有这些都不是一个国家在内部能够单独解决的问题。所以,即使在负面的意义上,人类也分享着共同的命运。面对着无法独自应对的共同问题,各个国家需要在竞争中保持对话与合作。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的一句话:“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才是不变的大趋势。”

完结,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