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
一、分布式锁
在单机场景下,可以使用语言的内置锁来实现进程同步。但是在分布式场景下,需要同步的进程可能位于不同的节点上,那么就需要使用分布式锁。
阻塞锁通常使用互斥量来实现:
- 互斥量为 0 表示有其它进程在使用锁,此时处于锁定状态;
- 互斥量为 1 表示未锁定状态。
1 和 0 可以用一个整型值表示,也可以用某个数据是否存在表示。
数据库的唯一索引
获得锁时向表中插入一条记录,释放锁时删除这条记录。唯一索引可以保证该记录只被插入一次,那么就可以用这个记录是否存在来判断是否处于锁定状态。
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锁没有失效时间,解锁失败的话其它进程无法再获得该锁;
- 只能是非阻塞锁,插入失败直接就报错了,无法重试;
- 不可重入,已经获得锁的进程也必须重新获取锁。
Redis 的 SETNX 指令
使用 SETNX(set if not exist)指令插入一个键值对,如果 Key 已经存在,那么会返回 False,否则插入成功并返回 True。
SETNX 指令和数据库的唯一索引类似,保证了只存在一个 Key 的键值对,那么可以用一个 Key 的键值对是否存在来判断是否存于锁定状态。
EXPIRE 指令可以为一个键值对设置一个过期时间,从而避免了数据库唯一索引实现方式中释放锁失败的问题。
Redis 的 RedLock 算法
使用了多个 Redis 实例来实现分布式锁,这是为了保证在发生单点故障时仍然可用。
- 尝试从 N 个互相独立 Redis 实例获取锁;
- 计算获取锁消耗的时间,只有时间小于锁的过期时间,并且从大多数(N / 2 + 1)实例上获取了锁,才认为获取锁成功;
- 如果获取锁失败,就到每个实例上释放锁。
Zookeeper 的有序节点
1. Zookeeper 抽象模型
Zookeeper 提供了一种树形结构的命名空间,/app1/p_1 节点的父节点为 /app1。
2. 节点类型
- 永久节点:不会因为会话结束或者超时而消失;
- 临时节点:如果会话结束或者超时就会消失;
- 有序节点:会在节点名的后面加一个数字后缀,并且是有序的,例如生成的有序节点为 /lock/node-0000000000,它的下一个有序节点则为 /lock/node-0000000001,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