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总结

modify data: 2025-3-19

通感一体化

特点

  • 资源的复用:硬件设备,频谱复用,信号的处理的算法
  • 系统的集成:系统内部复杂度提高,减少设备数量,通信和感知的功能紧密耦合,相互增强

驱动

  • 技术驱动:AI技术需要大量的感知数据支持,5G/6G移动通信技术需要更强的感知能力

系统指标


工作频段:27.2-29GHz

中频范围:2-3.8GHz

最大采样率:120MHz

目前使用的通信中频频点:2.5GHz

目前使用的感知中频频点:3GHz

目前使用的采样率:60MHz

目前的通信误码率:-37dB

目前的感知距离分辨率:2.5m、感知速度分辨率:4.9m/s(这两个指标和波形有关,可以改)


  • 多波束有源相控阵:
    1. 天线规模:128(4*32)
    2. 天线子阵及中频通道数:4
    3. 移相器数量:64
    4. EIRP:51dBm@32单元;60dBm@128单元
    5. 接收G/T:-10dB/K
  • 单波束有源相控阵:
    1. 天线规模:64(8*8)
    2. 移相器数量:64
    3. EIRP:50dBm
    4. 接收G/T:-8dB/K
  • 变频器:
  1. 天线规模:64(8*8)
  2. EIRP:37dBm

工作流程

这套系统由戴尔T7810工作站图片1,USRP 2943R图片2,28G 4波束有源相控阵,28G单波束有源相控阵图片3,以及28G变频器构成图片4

四波束有源相控阵共有128个天线阵元,由A、B、C、D四个子阵组成图片5;单波束有源相控阵有64个天线阵元,每个阵元都配备一套独立的TR单元图片6

在当前系统中,USRP RF0通道产生OFDM通信波形,由四波束相控阵的D子阵发射,在经过无线信道后,由28G变频器接收;另一方面,USRP RF1通道产生线性调频脉冲波形,由四波束相控阵的A子阵发射,经过目标反射和环境散射后,由单波束相控阵接收;接收到的两路信号通过USRP下变频至基带后,进行信号处理,从而实现通信和感知功能。

示意图:

这是我们搭建的通感一体化原型验证软件平台图片7,其中收发端的信号处理均由Matlab完成,方便进行灵活配置图片8。通信数据为一幅图像,在完成波形参数和硬件配置后,运行程序,可以看到通信接收端能够以较低的误码率恢复图像,同时,感知接收端通过脉冲压缩和多普勒滤波器组之后,可测量目标的距离和速度,这是回波信号处理后的二维MTD图,可以看到,目标的距离为2.5m,速度为 0 m/s,与真实的目标参数较为吻合图片9。在这套系统中,通信和感知的收发波形均在前面板上可视化,方便在调试中进行比对和修改,两个程序前面板为程序图1程序图2

此外,我们搭建了通信波束训练的原型验证平台,通过多阶段码本设计,可以快速地确定最优的波束指向,从而有助于提升通信接收信号的质量,相比于穷举法,可以显著减少波束训练的开销。


Labview编程技巧

为了减少vi接线柱使用数量,可以多使用簇来传递数据:先bundle,然后unbundle

UI


USRP2944

28GHz 64TR相控阵

GSR 通感一体化软件

OFDM+线性调频

单波束发射

接收:

16QAM

感知部分:多普勒FFT

波形和解析算法都是可以自定义


发射5G NR TM3.2的波形+线性调频信号

有一个手动移相器

做数据流盘:

前一部分是5G NR信号,后一部分是线性调频信号


GSR-ISAC

统一UI

  • Tx Cfg: 基于time的同步-future time event

  • Rx Cfg: Streaming/display: 显示与分析-display on 数据流盘-streaming Align with tx和Rx flow ctrl默认勾选(可自动匹配Tx Cfg)

  • FIFO状态: Mem Loop代表着所有的数据都是在内存当中循环 Loop就是数据是包含着文件一起在循环

PSD功率谱密度

接收机的FFT length必须和发射机的iFFT length一致

Trime length = -1表示自动去CP

取其他数表示手动配置CP的长度

matlab的输出N_act对应的是实际的长度

  • 高速流盘与回放: I & Q Streaming 保存文件路径 触发次数

本VI用于将USRP 294x 295x采集的TDMS段落交织型数据转换成DIAdem可以直接读取的数据排列方式

  • 本振泄露: 数字中频技术来处理,折损了一半的使用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