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十本书

原文

一、《沉思录》

未看其书,先闻其人。

这本书简直跪感十足,两千年前的书,两千年后的解读。光看作者马可·奥勒留的经历,就像看了一本书,让人无限联想这本《沉思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背景、什么样的人笔下写出来的。

无意中发现这本书的时候最吸引我的还是书名——《沉思录》,书名极衬内容,后来翻阅了资料才知道,这本书原先没有名字,是后人起的。马可·奥勒留不仅身为古罗马帝国皇帝,还是一位哲学家,并且能在帝国战乱中写下对自身和世界的感受实属不易。

**我花了半年多才把它看完,给我的第一感受是:震撼人心。**那半年对我的启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何曾想到这是两千余年前写的东西,书里的文字用它的甜美、忧郁和高贵,阐述了灵魂和死亡的关系。

书里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使我们摇摆不定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的希望和恐惧。

对于还在迷茫、彷徨不安、困境中的朋友们,我非常建议拜读此书,大家一定会受益匪浅。最后我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它:这是一本充满平静的书、一本凝结智慧的书、一本拷问心灵的书。

二、《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这本书一看名字就知道是三个人名,但奇怪的是他们三人却来自3个不同的领域,分别是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艾舍尔、音乐家巴赫,作者把他们三者的精华理论进行了阐述,看完后我跪的起不来了,因为实在太费脑力。

当然,费脑不是它的缺点,评分高肯定是有理由的,作者侯世达融合了三者的理念,让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有了实际性的联系。我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才把它捋顺,原来它不只是“科普”那么简单,更多的还是对逻辑学、哲学的思考。

三、《活出生命的意义》

很多人都会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这本书能给你最好的答案,因为讲好一个理论远远不如讲好一个故事,作者弗兰克用他的从绝境中再生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这本书让我喜欢的地方有两个:

(1)前半部分在集中营的经历。

(2)后半部分的意义疗法。

集中营部分就是一个故事,比电影更有想象的空间,很有画面感,我记得当时看的时候触动人心,比看电影还多了分刺激。

后半部分“意义疗法”就比较偏理论了,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为什么要做。虽然通过意义疗法并不能结束人的痛苦,但它可以让痛苦堪以承受,或许这就是它存在的“意义”。

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之所以会越来越糟糕,是因为把时间都用在了游戏、吃喝玩乐刷手机上,而那些越来越牛逼的人,「想要」跟「得到」的欲望非常强烈,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提升自己的事情上。读书就是最低成本的成长方式。如果你想读书却不知要怎么开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山山笔记】,分享一份被18W人收藏过的必读书单,保证你三年内不用再找书读。

总的来说,这本书令我有跪感是在于作者在集中营的遭遇,全家只有他幸存下来,但是他找到了走出痛苦绝境的方法,他的经历让我知道明白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PS:也许,不断找寻意义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意义吧。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探寻的过程,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很多人总会在人生中的某些阶段陷入迷茫,不要把这个过程忽视,它可能就是你实现人生进阶的转折点,一定要认真对待。

四、《艺术创造学》

余秋雨先生大家应该都认识,他的代表作《文化苦旅》颇受欢迎,而这本《艺术创造学》仿佛被人忽略,但在我眼里,这绝对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刚开始看到这本书,我心想余秋雨先生不是散文作家吗?他能写得好吗?所幸,我没有看错人,买了这本书不亏,虽然书中一些理论比较生涩难以理解,但通过里面举的例子你会豁然开朗。

就像书里的伟大的作品隐秘结构之一,无结论的两难结构,一看这个标题我就在想:难道是哗众取宠吗?怎么会无结论?后来看了列举的5个例子,原来不是这样的。

《老人与海》看似平淡的结局,实际却引发人后续无限的想象,它为什么会成为伟大的作品,在《艺术创造学》里,余秋雨先生进行了完美的阐述。

这本书运用例子的巧妙让我跪了,书中论证观点的手法也非常实用,简而易懂。如果再让我跪一次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我也愿意。

五、《社会性动物》

说到社会心理学,不得不佩服它在生活的广泛应用和影响,这本全球销量超千万的神书,是少数能让我折服的心理学书籍了。

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它的理性和人文关怀,对于人际关系的分析非常贴合实际,不浮夸,我相信等你看完,你的认知和态度会有所改变。

“如果想要拉近和一个人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可能是让他帮你的忙”,这个似曾相识的观点就是从此书而来,如果一本书的理论能运用到生活中,说明它有作用,有价值。

每次我害怕面对别人的时候,我就会抽空看看这本书,它能让我理解每一个行为的目的。更多的内容我就不剧透了,只放一个金句给大家欣赏:

“人之所以成为人,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文明社会中,每时每刻受到他人的影响。如果把这种影响全部扔掉,不再和别人发生任何互动,那么这个人其实已经算不上是人类了。”

就像你看我推荐的书,得到了启发,然后给我点个赞,我会因为你的鼓励变得很开心,人都是在无时无刻地互相影响的。

六、《人类简史

一开始听到《人类简史》这个名字,以为它就是一本普通的历史书。没想到随手一看,我顿时沉醉了进去,在书里仿佛拥有了上帝视角,可以看到人类历史社会的一步步演变,最直白的感觉就是你在宇宙上看着地球,任你指点去你想去的地方。

这本书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它以严丝合缝的逻辑告诉你,世界“为何”会这样演变,而不是在某个时间点是“如何”发生这件事的,从出发点来说,就超越了大多的同类书籍。

作者赫拉利笔下的历史,显而易见的是深沉的人文关怀,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再到科技革命、生物科技革命,该有的一个不缺。

以前历史书我都是不看的,直到看了这一本,彻底去掉了我对历史书那种无聊、枯燥的印象,对科学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神奇的书。

七、《做出好决定》

这本书从名字就看出了是讲什么的,它详细讲述了如何做出一个好的决定。

生活中,我们的确面临很多选择,每一个选择都可能会影响你的轨迹,作者根据这一点,总结了上千条决策学的研究,给我们列出了12条建议。

其中,我特别喜欢书中分析的17个心理陷阱,就像我们常见的拖延,书中讲到拖延是矛盾心理的表现,源于做决定时难以把握优缺点而产生矛盾,进而出现推迟决定的现象。拖延是我们的一大弱点,如果你对于拖延症和心理学感兴趣,可以在我的公号【山山笔记】,我把这几年收集研究的相关资料分享给你,帮助你改掉拖延的习惯。

推荐这本书给大家有三个理由:

(1)它的实用价值很高,对学习心理学有很大帮助。
(2)易理解,不会生涩难懂。
(3)短小精悍,干货满满。

相信我,这本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如果你在生活中难以做出决定,它值得一看。

八、《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看书名很熟悉吧,在回答里很多人推荐,不仅评分高,内容还很赞。

相对于其它心理学来说,这本书理论更多,也更深入,但在教你用语言说服别人的同时,有一个很大的遗憾,那就是说服者与被说服者的身份,就像一把枪,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但枪的本质还是一个致命的武器。

它除了讲态度,还讲了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意在通过态度系统的理论实验,告诉人们态度可以改变行为,行为同样也可以影响态度,总的来说,这本书覆盖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觉得那么多人推荐它的原因有两个:

(1)有用,态度确实可以对生活产生影响。

(2)全面,涉及到了很多行为、认知问题,读完会有收获。

至于它是不是如答友说的那么好,大家可以去看看,看完记得回来评论。

九、《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说:“这本书,我尽量以世俗、实用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以说,这是一本很适合大众的去读的书。

看完这本书,我有种错觉,好像这本书就是专门写给我看的,或许这正是它独有的魅力。从书中你不仅能看到自己,还能看到未来。

说实话,当我再去回味一遍的时候,我又出现了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感受就像路过一家书店,看到书店上摆着的心理学书籍,竟然有啼笑皆非之感。

说来也奇怪,我竟然会连跪两遍此书,看来此书的确有特殊的魔力,非常值得大家去看,看到答主这么给力,送我个赞呗。

十、《月亮与六便士》

最后一本,实力登场。

这是让我有跪感的十本书当中唯一的一本小说,应该不少人看过,想起那句“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引发多少人的思考。

这本小说表面上描写了主人公的命运和遭遇,实际上作者毛姆更想表现自己对艺术和生活的思考,我也看过不少外国小说,但唯独这本令我印象深刻。

现实与小说的故事总会有千差万别,而《月亮与六便士》很幸运的摆脱了虚幻故事的标签,看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仿佛我在故事里,亲眼看着主人公查尔斯·斯克里克兰德的悲惨遭遇,思考这现实的世界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