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本秋招总结与心路历程,上岸 OPPO
一位学弟的面经,非常详细地记录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路历程。
下面是正文。
我的学历是双非本、文科学校(非杭电、深大或邮电类计算机强校),科班,leetcode 300+,后端开发方向。
秋招从 7 月中上旬开始到 11 月中旬,共投递近 200 家公司,约面公司约 14 家,有几家面试后来 推掉了,今天最后一个池子终于开了,总结最终收获如下:
- 签约:OPPO
- Offer/OC/预录取:4399、政采云、乐刻运动、玄武云
说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心路吧,就当个故事听吧,真心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长文预警!!!)
兴趣的起源
初中的时候同学都在看 DC 的超英剧闪电侠、绿箭侠之类的,我也跟着看,后来被安利了钢铁侠了,于是就一发不可收拾,我疯狂迷恋上了钢铁侠的高科技战甲,也为我之后职业选择埋下伏笔。
自己高中的时候其实是就读于潮汕地区数一数二的高中,高一高二都不好好学习,因为喜欢钢铁侠的缘故,去参加学校的科技社团搞机器人比赛,当时一直梦想着造出一个类似钢铁侠的外骨骼装甲,和同学一起造的机器人拿了省一等奖还搞了个专利,也因此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
Guide:这里划重点,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
之后高三一年也没多拼命学,最后只考上了广州本地一个普通一本。在专业选择上本来也想读自动化、机械电子之类的专业,但是因为想留在广东、女朋友、学校性质等原因,最后选择了现在这个外语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也是学校里唯一的工科专业了,也算是和自己兴趣比较接近的专业了,
但是近几年因为疫情和国际形势等的原因,学校的高考分数线不断下降,今年甚至爆冷上了热搜第二,我们自己都开玩笑说要变成带专了。上了这个双非大学心理落差其实非常大,因为自己初中成绩是年级一直第一才考上这么好的高中,高中全级的平均水平也是华工这样的 985,所以自己在高中 就是个吊车尾的差生,和高中老同学一起时也会感到些许自卑。
走上后端开发这条路
上了大学后加入了学校里的一个专门做开发的 IT 社团,从大一开始就学习后端开发,从 PHP 到 Go,最后再到 Java,做了大大小小不少项目,也帮学校开发了一个社团管理系统并被学校采用(我们社团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学校建设一些数字化系统)。在我们学校某一天举办社团节活动上,这个项目需要被学校里很多同学使用,当天流量 PV 达到 10 万+,当时也非常有成就感,更加坚定了我要走后端开发的路。
还有就是去年社团里很多师兄师姐都进了大厂,而且还有微信的 HR 主动联系我们团队要简历,让我感觉虽然学历差点,但是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大厂还是很有希望的,也以此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和动力继续前进。自己也一直在这个团队里干了三年才退休,第三年也是担任了团队的最高负责人,参加这个团队是对我大学影响最大的一个经历。
实习经历
第一份实习是大二暑假时找的,面试进入了一个师姐的创业项目,一个小公司,没有办公场地只能线上办公,优点就是可以和学校的事情比较好地平衡时间,最后干了几个月就准备找下一份了实习了,还是想体会线下实习上班的感觉,这次实习的收获主要是积累了个项目经验。离开后我就开始系统化准备八股,冲三四月春招的实习了。